PCIe基礎篇(二)、協議詳解


  一個完整的PCIe協議體系結構包括應用層、事務層(Transaction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和物理層(Physical Layer)。其中,應用層由用戶需要自行設計,其他需要嚴格按照協議進行遵循。應用層與軟件層一般指的是Device Core and interface to Transaction Layer,該層決定了PCIe設備的類型和基礎功能,可以由FPGA實現。

 

事務層(Transaction Layer):接收端的事務層負責事務層包(Transaction Layer Packet,TLP)的解碼與校驗,發送端的事務層負責事務層包的建立。此外事務層包還具有流量監控等功能。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負責數據鏈路層包(Data Link Layer Packet,DLLP)的創建、解碼和校驗。同時還實現了ACK、NACK應答機制。

物理層(Physical Layer):物理層負責Ordered-Set Packet的創建與解碼。同時負責發送與接收所有類型的包。在發送之前,還需要對包進行一些列的處理,擾碼(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8b10編碼(電流平衡)。

在PCIe體系中,事務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曾在與每一個端口中,是一個結構總必須包含的組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