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鏈接:https://www.iteye.com/blog/lps-683-2387643
問題:
- AUC是什么
- AUC能拿來干什么
- AUC如何求解(深入理解AUC)
AUC是什么
混淆矩陣(Confusion matrix)
混淆矩陣是理解大多數評價指標的基礎,毫無疑問也是理解AUC的基礎。豐富的資料介紹着混淆矩陣的概念,這里用一個經典圖來解釋混淆矩陣是什么。
顯然,混淆矩陣包含四部分的信息:
1. True negative(TN),稱為真陰率,表明實際是負樣本預測成負樣本的樣本數
2. False positive(FP),稱為假陽率,表明實際是負樣本預測成正樣本的樣本數
3. False negative(FN),稱為假陰率,表明實際是正樣本預測成負樣本的樣本數
4. True positive(TP),稱為真陽率,表明實際是正樣本預測成正樣本的樣本數
對照着混淆矩陣,很容易就能把關系、概念理清楚,但是久而久之,也很容易忘記概念。不妨我們按照位置前后分為兩部分記憶,前面的部分是True/False表示真假,即代表着預測的正確性,后面的部分是positive/negative表示正負樣本,即代表着預測的結果,所以,混淆矩陣即可表示為正確性-預測結果的集合。現在我們再來看上述四個部分的概念(均代表樣本數,下述省略):
1. TN,預測是負樣本,預測對了
2. FP,預測是正樣本,預測錯了
3. FN,預測是負樣本,預測錯了
4. TP,預測是正樣本,預測對了
幾乎我所知道的所有評價指標,都是建立在混淆矩陣基礎上的,包括准確率、精准率、召回率、F1-score,當然也包括AUC。
ROC曲線
事實上,要一下子弄清楚什么是AUC並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我們要從ROC曲線說起。對於某個二分類分類器來說,輸出結果標簽(0還是1)往往取決於輸出的概率以及預定的概率閾值,比如常見的閾值就是0.5,大於0.5的認為是正樣本,小於0.5的認為是負樣本。如果增大這個閾值,預測錯誤(針對正樣本而言,即指預測是正樣本但是預測錯誤,下同)的概率就會降低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預測正確的概率也降低;如果減小這個閾值,那么預測正確的概率會升高但是同時預測錯誤的概率也會升高。實際上,這種閾值的選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類器的分類能力。我們當然希望無論選取多大的閾值,分類都能盡可能地正確,也就是希望該分類器的分類能力越強越好,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一種魯棒能力吧。
為了形象地衡量這種分類能力,ROC曲線橫空出世!如下圖所示,即為一條ROC曲線(該曲線的原始數據第三部分會介紹)。現在關心的是:
- 橫軸:False Positive Rate(假陽率,FPR)
- 縱軸:True Positive Rate(真陽率,TPR)
- 假陽率,簡單通俗來理解就是預測為正樣本但是預測錯了的可能性,顯然,我們不希望該指標太高。
- 真陽率,則是代表預測為正樣本但是預測對了的可能性,當然,我們希望真陽率越高越好。
顯然,ROC曲線的橫縱坐標都在[0,1]之間,自然ROC曲線的面積不大於1。現在我們來分析幾個特殊情況,從而更好地掌握ROC曲線的性質:
- (0,0):假陽率和真陽率都為0,即分類器全部預測成負樣本
- (0,1):假陽率為0,真陽率為1,全部完美預測正確,happy
- (1,0):假陽率為1,真陽率為0,全部完美預測錯誤,悲劇
- (1,1):假陽率和真陽率都為1,即分類器全部預測成正樣本
- TPR=FPR,斜對角線,預測為正樣本的結果一半是對的,一半是錯的,代表隨機分類器的預測效果
於是,我們可以得到基本的結論:ROC曲線在斜對角線以下,則表示該分類器效果差於隨機分類器,反之,效果好於隨機分類器,當然,我們希望ROC曲線盡量除於斜對角線以上,也就是向左上角(0,1)凸。
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ROC曲線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分類器的分類效果,但是不夠直觀,我們希望有這么一個指標,如果這個指標越大越好,越小越差,於是,就有了AUC。AUC實際上就是ROC曲線下的面積。AUC直觀地反映了ROC曲線表達的分類能力。
- AUC = 1,代表完美分類器
- 0.5 < AUC < 1,優於隨機分類器
- 0 < AUC < 0.5,差於隨機分類器
AUC能拿來干什么
從作者有限的經歷來說,AUC最大的應用應該就是點擊率預估(CTR)的離線評估。CTR的離線評估在公司的技術流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來說,ABTest和轉全觀察的資源成本比較大,所以,一個合適的離線評價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人力、資源成本。那么,為什么AUC可以用來評價CTR呢?我們首先要清楚兩個事情:
1. CTR是把分類器輸出的概率當做是點擊率的預估值,如業界常用的LR模型,利用sigmoid函數將特征輸入與概率輸出聯系起來,這個輸出的概率就是點擊率的預估值。內容的召回往往是根據CTR的排序而決定的。
2. AUC量化了ROC曲線表達的分類能力。這種分類能力是與概率、閾值緊密相關的,分類能力越好(AUC越大),那么輸出概率越合理,排序的結果越合理。
我們不僅希望分類器給出是否點擊的分類信息,更需要分類器給出准確的概率值,作為排序的依據。所以,這里的AUC就直觀地反映了CTR的准確性(也就是CTR的排序能力)
AUC如何求解
步驟如下:
1. 得到結果數據,數據結構為:(輸出概率,標簽真值)
2. 對結果數據按輸出概率進行分組,得到(輸出概率,該輸出概率下真實正樣本數,該輸出概率下真實負樣本數)。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后面的分組統計、閾值划分統計等
3. 對結果數據按輸出概率進行從大到小排序
4. 從大到小,把每一個輸出概率作為分類閾值,統計該分類閾值下的TPR和FPR
5. 微元法計算ROC曲線面積、繪制ROC曲線
代碼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