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 Jenkins Pipeline 自動化部署


最近在公司推行Docker Swarm集群的過程中,需要用到Jenkins來做自動化部署,Jenkins實現自動化部署有很多種方案,可以直接在jenkins頁面寫Job,把一些操作和腳本都通過頁面設置,也可以在每個項目中直接寫Pipeline腳本,但像我那么優秀,那么追求極致的程序員來說,這些方案都打動不了我那顆騷動的心,下面我會跟你們講講我是如何通過Pipeline腳本實現自動化部署方案的,並且實現多分支構建,還實現了所有項目共享一個Pipeline腳本。

使用Jenkins前的一些設置

為了快速搭建Jenkins,我這里使用Docker安裝運行Jenkins:

$ sudo docker run -it -d \
  --rm \
  -u root \
  -p 8080:8080 \
  -v jenkins-data:/var/jenkins_home \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
  -v "$HOME":/home \
  --name jenkins jenkinsci/blueocean

初次使用jenkins,進入Jenkins頁面前,需要密碼驗證,我們需要進入docker容器查看密碼:

$ sudo docker exec -it jenkins /bin/bash
$ vi /var/jenkins_home/secrets/initialAdminPassword

Docker安裝的Jenkins稍微有那么一點缺陷,shell版本跟CenOS宿主機的版本不兼容,這時我們需要進入Jenkins容器手動設置shell:

$ sudo docker exec -it jenkins /bin/bash
$ ln -sf /bin/bash /bin/sh

由於我們的Pipeline還需要在遠程服務器執行任務,需要通過ssh連接,那么我們就需要在Jenkins里面生成ssh的公鑰密鑰:

$ sudo docker exec -it jenkins /bin/bash
$ ssh-keygen -C "root@jenkins"

在遠程節點的~/.ssh/authorized_keys中添加jenkins的公鑰(id_rsa.pub)

還需要安裝一些必要的插件:

  1. Pipeline Maven Integration
  2. SSH Pipeline Steps

安裝完插件后,還需要去全局工具那里添加maven:

maven

這里后面Jenkinsfile有用到。

mutiBranch多分支構建

由於我們的開發是基於多分支開發,每個開發環境都對應有一條分支,所以普通的Pipeline自動化構建並不能滿足現有的開發部署需求,所以我們需要使用Jenkins的mutiBranch Pipeline。

首先當然是新建一個mutiBranch多分支構建job:

maven

接着設置分支源,分支源就是你項目的git地址,選擇Jenkinsfile在項目的路徑

maven

接下來Jenkins會在分支源中掃描每個分支下的Jenkinsfile,如果該分支下有Jenkinsfile,那么就會創建一個分支Job

maven

該job下的分支job如下:

maven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需要部署的分支,才加上Jenkinsfile,不然Jenkins會將其余分支也創建一個分支job。

通用化Pipeline腳本

到這里之前,基本就可以基於Pipeline腳本自動化部署了,但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極致,不甘於平庸的程序員,你一定會想,隨着項目的增多,Pipeline腳本不斷增多,這會造成越來越大的維護成本,隨着業務的增長,難免會在腳本中修改東西,這就會牽扯太多Pipeline腳本了,而且這些腳本基本都相同,那么對於我這么優秀的程序員,怎么會想不到這個問題呢,我第一時間就想到通用化pipeline腳本。所幸,Jenkins已經看出了我不斷騷動的心了,Jenkins甩手就給我一個Shared Libraries。

Shared Libraries是什么呢?顧名思義,它就是一個共享庫,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於將通用的Pipeline腳本放在一個地方,其它項目可以從它那里獲取到一個全局通用化的Pipeline腳本,項目之間通過不通的變量參數傳遞,達到通用化的目的。

接下來我們先創建一個用於存儲通用Pipeline腳本的git倉庫:

maven

倉庫目錄不是隨便亂添加了,Jenkins有一個嚴格的規范,下面是官方說明:

maven

官方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大概意思就是vars目錄用於存儲通用Pipeline腳本,resources用於存儲非Groovy文件。所以我這里就把Pipeline需要的構建腳本以及編排文件都集中放在這里,完全對業務工程師隱蔽,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業務工程師不懂瞎幾把亂改,導致出bug。

創建完git倉庫后,我們還需要在jenkins的Manage Jenkins » Configure System » Global Pipeline Libraries中定義全局庫:

maven

這里的name,可以在jenkinsfile中通過以下命令引用:

@Library 'objcoding-pipeline-library'

下面我們來看通用Pipeline腳本的編寫規則:

#!groovy

def getServer() {
    def remote = [:]
    remote.name = 'manager node'
    remote.user = 'dev'
    remote.host = "${REMOTE_HOST}"
    remote.port = 22
    remote.identityFile = '/root/.ssh/id_rsa'
    remote.allowAnyHosts = true
    return remote
}

def call(Map map) {

    pipeline {
        agent any

        environment {
            REMOTE_HOST = "${map.REMOTE_HOST}"
            REPO_URL = "${map.REPO_URL}"
            BRANCH_NAME = "${map.BRANCH_NAME}"
            STACK_NAME = "${map.STACK_NAME}"
            COMPOSE_FILE_NAME = "docker-compose-" + "${map.STACK_NAME}" + "-" + "${map.BRANCH_NAME}" + ".yml"
        }

        stages {
            stage('獲取代碼') {
                steps {
                    git([url: "${REPO_URL}", branch: "${BRANCH_NAME}"])
                }
            }

            stage('編譯代碼') {
                steps {
                    withMaven(maven: 'maven 3.6') {
                        sh "mvn -U -am clean package -DskipTests"
                    }
                }
            }

            stage('構建鏡像') {
                steps {
                    sh "wget -O build.sh https://git.x-vipay.com/docker/jenkins-pipeline-library/raw/master/resources/shell/build.sh"
                    sh "sh build.sh ${BRANCH_NAME} "
                }
            }

            stage('init-server') {
                steps {
                    script {
                        server = getServer()
                    }
                }
            }

            stage('執行發版') {
                steps {
                    writeFile file: 'deploy.sh', text: "wget -O ${COMPOSE_FILE_NAME} " +
                        " https://git.x-vipay.com/docker/jenkins-pipeline-library/raw/master/resources/docker-compose/${COMPOSE_FILE_NAME} \n" +
                        "sudo docker stack deploy -c ${COMPOSE_FILE_NAME} ${STACK_NAME}"
                    sshScript remote: server, script: "deploy.sh"
                }
            }
        }
    }
}
  1. 由於我們需要在遠程服務器執行任務,所以定義一個遠程服務器的信息其中remote.identityFile就是我們上面在容器生成的密鑰的地址;
  2. 定義一個call()方法,這個方法用於在各個項目的Jenkinsfile中調用,注意一定得叫call;
  3. 在call()方法中定義一個pipeline;
  4. environment參數即是可變通用參數,通過傳遞參數Map來給定值,該Map是從各個項目中定義的傳參;
  5. 接下來就是一頓步驟操作啦,“編譯代碼”這步驟需要填寫上面我們在全局工具類設置的maven,“構建鏡像”的構建腳本巧妙地利用wget從本遠程倉庫中拉取下來,”執行發版“的編排文件也是這么做,“init-server”步驟主要是初始化一個server對象,供“執行發版使用”。

從腳本看出來Jenkins將來要推崇的一種思維:配置即代碼。

寫完通用Pipeline腳本后,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在各個項目的需要自動化部署的分支的根目錄下新建一個Jenkinsfile腳本了:

maven

接下來我來解釋一下Jenkinsfile內容:

#!groovy

// 在多分支構建下,嚴格規定Jenkinsfile只存在可以發版的分支上

// 引用在jenkins已經全局定義好的library
library 'objcoding-pipeline-library'
def map = [:]

// 遠程管理節點地址(用於執行發版)
map.put('REMOTE_HOST','xxx.xx.xx.xxx')
// 項目gitlab代碼地址
map.put('REPO_URL','https://github.com/objcoding/docker-jenkins-pipeline-sample.git')
// 分支名稱
map.put('BRANCH_NAME','master')
// 服務棧名稱
map.put('STACK_NAME','vipay')

// 調用library中var目錄下的build.groovy腳本
build(map)
  1. 通過library 'objcoding-pipeline-library'引用我們在Jenkins定義的全局庫,定義一個map參數;
  2. 接下來就是將項目具體的參數保存到map中,調用build()方法傳遞給通用Pipeline腳本。

Shared Libraries共享庫極大地提升了Pipeline腳本的通用性,避免了腳本過多帶來的問題,也符合了一個優秀程序員的審美觀,如果你是一個有追求的程序員,你一定會愛上它。

maven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作者維護的公眾號「后端進階」,這是一個專注后端相關技術的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並回復「后端」免費領取后端相關電子書籍。
歡迎分享,轉載請保留出處。

公眾號「后端進階」,專注后端技術分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