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tuple詳解


# ========================元組基本方法===========================
# 用途:存儲多個不同類型的值(不能存可變類型)
# 定義方式:用過小括號存儲數據,數據與數據之間通過逗號分隔,(值不能被改變)
    # 定義容器類型的時候,如果里面只有一個值,在值的后面加上一個逗號*****
    # 在元組中如果不加,就是字符串
不可變類型例如元組不允許元素的內存地址發生改變,而列表恰恰因為是可變類型,
改變其元素值不會改變列表本身的內存地址。所以當列表作為元組的元素時,值可以
發生改變 

 

定義

ps:元組與列表類似,可以儲存多個任意類型的元素,不同之處在於元組的元素不可修改,相當於不可變的列表,記錄不變的值。只用於讀取。

 

# 元組的定義:在()中用逗號隔開的多個任意類型的值
Asian_countries = ('China', 'Japan', 'Singapore')
# 如果元組只有一個值,必須后面跟上逗號,否則只認為是包含關系,而不是元組。
Asian_countries = ('China',)
# Asian_countries = ('China')
print(Asian_countries)

 ********************當元組的元素為可變類型時,該元素的元素值可以發生改變********************************************

my_tuple = tuple((1, 2, 3, 4, [1, 2, 3]))

my_tuple[4][0] = 3
print(my_tuple)
>>>(1, 2, 3, 4, [3, 2, 3])

 

>>> tuple1 = (1, 'hhaha', 15000.00, 11, 22, 33) 
# 1、按索引取值(正向取+反向取):只能取,不能改否則報錯!  
>>> tuple1[0]
1
>>> tuple1[-2]
22
>>> tuple1[0] = 'hehe'  # 報錯:TypeError:

# 2、切片(顧頭不顧尾,步長)
>>> tuple1[0:6:2] 
(1, 15000.0, 22)

# 3、長度
>>> len(tuple1)  
6

# 4、成員運算 in 和 not in
>>> 'hhaha' in tuple1 
True
>>> 'hhaha' not in tuple1  
False 

# 5、循環
>>> for line in tuple1:
...     print(line)
1
hhaha
15000.0
11
22
33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