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元祖(tuple)介紹


元組 tuple

元組是不可改變的序列,同list(列表)一樣,元組是可以存入任意類型數據的容器

元組的表示方式

用小括號()括起來,單個元素括起來后加逗號(,)區分單個對象還是元組

創建空元組的字面值

t = ()

創建非空元組的字面值

t = 200,  # 不等同於  t = 200
t =(20,)
t = (1,2,3)
t = 100,200,300

# 注:
type(x)  #  函數用來返回x的類型

元組創建的錯誤示例

t = (20)          # t 綁定20這個整數,不是綁定元組
x,y,z = 100,200,300,   # 序列賦值,不是元組
x,y,z = (100,200,300)
x,y,z = (100,200,300)
x,y,z = "ABC"         # 序列賦值,不是元組

元組的構造函數(創建)函數 tuple

tuple() # 生成一個空的元組,等用於()
tuple(iterable) # 用可迭代對象生成一個元組
# 示例:
t = tuple() 創建空元組,等同於 t = ()
t = tuple(range(1,10,3)) #創建非空元組

元組的運算:

 運算符

# 運算符  
+ += * *= 
# + 加號同於拼接
t = (1,2,3)+(4,5,6)  # t = (1,2,3,4,5,6)
# += 拼接后再復制
x = (1,2,3)
y = (4,5,6)
x+=y   #等同於 x = x + y
# 注: 
# 因為元組不可變,加后的ID會發生變化
# * 生成重復的元組 # *= 生成重復的元組再重新賦值綁定 x = (1,2)*3 print("x=",x) x = (1,2,3) x *= 2 # x = (1,2,3,1,2,3)

 元組的比較運算

# 運算符:
< <= > >= == !=
# 說明:
#    元組比較規則和列表比較規則完全相同
# in / not in 運算符:
x = (1,"tow",3)2 in x  #False
3 in x  #True
5 in x  #False
5 not in x # True

 元組的切片和索引

# 索引 index
# 用法等同於列表的索引  可以查詢元組中的元素
# 元組不能索引賦值  
  
# 切片 slice
# 用法等同於列表的切片,元組的切片返回一個新的元組  可以切到某個元素查看 
# 元組不能切片賦值

元組的方法

# 方法                                 # 說明
T.index(v [, begin[, end]])           # 返回對應元素的索引下標, begin為開始索引,end為結束索引,當 value 不存在時觸發ValueError錯誤
T.count(x)                            # 返回元組中對應元素的個數

序列相關的函數總結

# 以下函數可以用於序列: 字符串 列表 元組
len(x),max(x),min(x),sum(x),any(x),all(x)

構造函數:

str(x)(字符串)
list(x)(列表)
tuple(x)(元組)
reversed(x),sorted(x,reverse=False)
# 方法1
t =()
for x in tuple(range(1,10)):
    t += (x**2,)
print(t)

# 方法2
l = [x**2 for x in range(1,10)]
t = tuple(l)
print(t)

# 方法3
t = tuple(x**2 for x in range(1,10))
print(t)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