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硬盤分區表中最多能存儲四個分區,但我們實際使用時一般只分為兩個分區,一個是主分區(Primary Partion)一個是擴展分區(extended partition)兩種,主分區可以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區,擴展分區必須再進行分區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說它必須還要進行二次分區。那么由擴充分區再分下去的是什么呢?它就是邏輯分區(Logical Partion),況且邏輯分區沒有數量上限制。 對習慣於使用Dos或Windows的朋友來說,有幾個分區就有幾個驅動器,並且每個分區都會獲得一個字母標識符,然后就可以選用這個字母來指定在這個分區上的文件和目錄,它們的文件結構都是獨立的,非常好理解。
但是初上手Red Hat Linux嗎,可就有點惱人了。因為對Linux用戶來說無論有幾個分區,分給哪一目錄使用,它歸根結底就只有一個根目錄,一個獨立且唯一的文件結構。Red Hat Linux中每個分區都是用來組成整個文件系統的一部分,因為它采用了一種叫“掛載點”的處理方法,它的整個文件系統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錄,且將一個分區和一個目錄聯系起來。這時要載入的一個分區將使它的存儲空間在一個目錄下獲得。
1、sudo fdisk -l 查看磁盤情況
2 .下面對/dev/nvme1n1 進行分區:
查看磁盤分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