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實驗報告:RIP路由協議的解析


第四次實驗報告:RIP路由協議的解析

  • 姓名:王璐璐
  • 學號:201821121037
  • 班級:計算1812

0 摘要

在此次實驗中,通過對兩個路由器之間的路由表的建立與更新情況的分析,解析RIP路由協議,以此了解網絡層的工作原理。

1 實驗目的

  •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與更新
  • 感受RIP壞消息傳得慢

2 實驗內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確配置網絡參數,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 建立網絡拓撲結構
  • 配置參數
  •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實驗報告

下面將在兩台PC機之間連接兩台路由器,配置路由器參數與路由協議,訪問路由器各個端口的IP地址,觀察路由表的建立與更新,並對此進行理解。

3.1 建立網絡拓撲結構

圖中是在兩台PC機之間連接了兩台路由器,上圖倒紅三角形表示線路還沒有聯通,從PC0還無法訪問PC1。

3.2 配置參數

3.2.1 PC0的參數配置

將PC0的IP地址設置為192.168.1.37,而默認網關是路由器G0/0的地址,即192.168.1.80。

3.2.2 PC1的參數配置

PC1的配置與PC0的配置類同,默認網關地址為路由器2的G0/1的地址,即192.168.3.80。

3.2.3 路由器的參數配置

1)Router0配置

設置Router0的兩個接口的地址,並為該路由器設置路由協議。

2)檢查Router0的接口

3)查看Router0初始的路由表

4)Router1配置

5)檢查Router1的接口

6)查看Router1初始的路由表

7)連接成功后會是下圖的狀況

3.3 測試網絡連通性

1)在PC0處訪問路由器R0的G0/0接口

2)在PC0處訪問路由器R0的G0/1接口

3)在PC0處訪問路由器R1的G0/0接口

4)在PC0處訪問路由器R1的G0/1接口

5)在PC0處訪問PC1的地址

6)在PC1處訪問PC0的地址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1)用show ip protocols查看路由過程的信息

解釋:

Routing Protocol is "rip"

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8 seconds

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hold down 180, flushed after 240

在該實驗中采用的路由協議是"rip"。該路由協議會每30秒發送一次更新,下一次的更新是在8秒后,發送的信息會在180秒后失效,到240秒時會更新路由信息,即到240秒時仍未收到消息時,該條路由信息會在路由表中被刪除。

Redistributing: rip

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2, receive 2

Interface       Send Recv   Triggered   RIP   Key-chain

GigabitEthernet0/1   2         2

GigabitEthernet0/0   2         2  

上述幾條信息說明的是路由器的接口GigabitEthernet0/1與GigabitEthernet0/0發送與接收的rip協議均為版本2。

Maximum path: 4

Routing for Networks:

  192.168.1.0

  192.168.2.0

Maximum path說明最多會有4條等價路由來執行負載均衡;路由通告的網絡是192.168.1.0和192.168.2.0。

Routing Information Sources:

Gateway     Distance      Last Update

192.168.2.37       120       00:00:27

Distance: (default is 120)

Gateway表示的地址指的是向R0發送更新的鄰居的下一跳IP地址,其中該路由能夠管理的距離是120,Last Update表示的是自R0上次收到其鄰居的更新后經過的秒數。

2)用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

解釋: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表示的是通過G0/0接口與直連網絡192.168.1.0進行直接連接,/24表示的是子網掩碼255.255.255.0的縮寫;

L 192.168.1.80/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表示的是G0/0接口當前具體與網絡192.168.1.80進行直接連接;

下兩條信息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L 192.168.2.80/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1與上兩條的含義類似,展示的是與G0/1接口相連的直連網絡與本地網絡;

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2.37, 00:00:27, GigabitEthernet0/1:其中192.168.3.0/34表示的是目標網絡的IP地址,而[120/1]表示的是路由管理的距離為120,且跳數為1,192.168.2.37表示的是下一跳的IP地址,等待更新的時間是00:00:30。

3)用debug ip rip查看RIP發送和接收報文

解釋:R0的G0/1接口從192.168.2.37接受了v2的更新包,其中在網絡中經過了一跳;通過R0路由器的G0/0接口將v2的更新發送到192.168.1.80處,並建立更新條目,更新完后會通過R0路由器的G0/1接口將v2的更新發送給192.168.2.80,再次建立更新條目;之后便是不斷循環上述操作,不斷更新路由表信息。

4 理解RIP消息傳得慢

通過命令shutdown關閉R1接口G0/0/0,再次使用debug ip rip命令查看路由表的更新信息,其結果如下:

理解RIP消息傳得慢的原因:

假設網絡192.168.1.37(網1)與路由器R0之間的鏈路出現了故障,我們無法通過R0直接訪問網1,這時在路由表中R0與網1之間的距離設置成了16,距離16表示的是網絡不可抵達。然而R0很可能會在經過大約30秒時間后才將更新信息發送給路由器R1,在這個過程中,路由器R1可能已經將自己的路由表信息發送給了R0;當R0接收到了R1的更新信息后,誤認為R1可以到達網1,因此路由器R0會將路由信息更新並發送給路由R1。這樣的更新會一直持續到R0和R1與網1的距離都增加到16時,兩個路由器才了解到網1是不可到達的,這樣一整個過程需要耗費的時間很長,導致壞消息傳得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