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個人信息
- 張櫻姿
- 201821121038
- 計算1812
1 實驗目的
-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與更新
- 感受RIP壞消息傳得慢
2 實驗內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確配置網絡參數,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 建立網絡拓撲結構
- 配置參數
-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實驗報告
本實驗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這個平台來對網絡環境進行模擬。
3.1 建立網絡拓撲結構
網絡拓撲圖如下圖所示:
分析:使用RIP路由協議配置好中間的兩個路由器,使兩台PC機得以建立聯系。
3.2 配置參數
3.2.1 PC的IP地址配置
如上圖所示,PC0的IP地址為:192.168.1.38;PC1的IP地址為:192.168.3.100。
3.2.2 路由器配置
路由器Router0(R1)的配置:
路由器Router1(R2)的配置:
3.3 測試網絡連通性
PC0pingPC1: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3.4.1 查看R1的路由過程的信息
- Routing Protocol is "rip"表示路由協議是RIP
- 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20 seconds表示每30秒更新一次發送,接下來的20秒內發送一次
- 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hold down 180, flushed after 240表示180秒后無效,240秒后刷新。注:為了防止更新同步,RIP 會以15%的誤差發送更新,即實際發送更新的周期的范圍是25.5-30 秒。
- Outgo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表示未設置所有出方向接口的訪問權限列表
- Incom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表示未設置所有入方向接口的訪問權限列表
- Redistributing: rip表示發布協議:RIP
- 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2, receive 2:默認發送/接受配置版本:2
-
Interface Send Recv Triggered RIP Key-chain GigabitEthernet0/0/0 2 2 GigabitEthernet0/0/1 2 2 - Automatic network summarization is in effect表示RIP 路由協議開啟自動匯總功能
- Maximum path: 4表示RIP 路由協議可以支持4 條等價路徑,最大為6 條
注: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來修改RIP 路由協議支持等價路徑的條數:
R1(config-router)#maximum-paths number-paths
- Routing for Networks:
192.168.1.0
192.168.2.0
這三行表示RIP 通告的網絡為:192.168.1.0和192.168.2.0
- Routing Information Sources:
Gateway Distance Last Update 192.168.2.100 120 00:00:07
這個表格顯示了路由信息源,其中:Gateway表示學習路由信息的路由器的接口地址,也就是下一跳地址;Distance表示管理距離;Last update表示更新發生在多長時間以前
- Distance: (default is 120)表示默認管理距離是120
3.4.2 查看R1的路由表
-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表示未配置默認網關
- 192.168.1.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是描述信息,表示存在兩個子網,兩個子網掩碼
-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0
其中,C是connected,表示直連;192.168.1.0/24
是直連的網段,24
是255.255.255.0的縮寫,表示要轉發數據包到192.168.1.0網段; GigabitEthernet0/0/0表示接口類型為千兆以太口,通過GigabitEthernet0/0/0接口轉發
- L 192.168.1.100/32 is directly connected, GigabitEthernet0/0/0
其中,L是local,表示本地連接;192.168.1.100/32是本地連接的IP,32是255.255.255.255的縮寫,表示要轉發數據包到192.168.1.100; GigabitEthernet0/0/0表示接口類型為千兆以太口,通過GigabitEthernet0/0/0接口轉發
- 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2.100, 00:00:10, GigabitEthernet0/0/1
其中,R是RIP,表示RIP協議;192.168.3.0/24
表示動態路由協議RIP學到的路由;[120/1]表示
管理距離/度量值(此數為路由跳數),也就是優先級;via 192.168.2.100表示下一跳的接口IP,也就是要發送數據包到下一個路由器的接口;00:00:10
表示更新時間是10秒之前; GigabitEthernet0/0/1表示接口類型為千兆以太口,通過GigabitEthernet0/0/0接口轉發
3.4.3 查看R1的RIP發送和接收報文
- R1#RIP: sending v2 update to 224.0.0.9 via GigabitEthernet0/0/0(192.168.1.100)表示從千兆以太口GigabitEthernet0/0/0(IP為192.168.1.100)發送RIPv2版本的更新包,注:RIP-2有兩種報文傳送方式:廣播方式和組播方式,默認將采用組播方式發送報文,使用的組播地址為224.0.0.9。
-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
192.168.2.0/24 via 0.0.0.0, metric 1, tag 0
192.168.3.0/24 via 0.0.0.0, metric 2, tag 0
上述三行表示RIP協議開始建立更新路由條目,其中,0.0.0.0的IP地址表示整個網絡,即網絡中的所有主機;RIP協議是用跳數來度量metric 的,這里的metric就是1跳;tag是路由標記,tag 0是默認值,表示沒有給這條路由打標記。注:路由打標記主要是方便管理網絡。
- RIP: received v2 update from 192.168.2.100 on GigabitEthernet0/0/1表示在千兆以太口GigabitEthernet0/0/1上接收到了192.168.2.100RIPv2版本的更新包。
- 192.168.3.0/24 via 0.0.0.0 in 1 hops:經過以上路由條目的更新,得知192.168.3.0/24到0.0.0.0經過1跳。
3.5 理解RIP消息傳得慢的原因
通過關閉R1接口G0/0/0,在R1查看RIP路由更新信息,分析得知R0的路由表的收斂性。
調試結果:
可以看出,此時只能通過G0/0/1端口接收到192.168.2.100的更新包,且得出192.168.3.0/24到0.0.0.0經過1跳。另外,這還是個循環的過程, 也就是路由器R1把到達PC0的距離改為16(不可達),但是這中間有一個30秒的延遲才能把更新信息傳給R2,然而在這之前R2可能已經先 把自己的路由表發給了R1,R1收到了這個路由表,就誤以為自己雖到不了PC0,但可以通過R2到達,卻不知道R2也是經過R1再到PC0的, 至此,R1、R2就根據RIP協議,一直更新路由表直到最后R1、R2到達PC0的距離都增大到16時,R1、R2才得知PC0是不可達的。這就是“壞 消息傳得慢”,也是RIP的一個主要缺點。
3.6 通過PING抓取並分析ICMP報文
3.6.1 抓取ICMP包
ping時,一共發送了四個包,但只有三個成功接收。
3.6.2 請求報文分析
- TYPE:0x08,CODE:0x00表示回顯請求(ping請求)
- CHECKSUM表示包括數據在內的整個ICMP數據包的檢驗和,計算公式 為ICMP校驗和=ICMP報頭+數據
- ID為標識符
- SEQ NUMBER為序列號
3.6.3 應答報文分析
- TYPE:0x00,CODE:0x00表示回顯應答(ping應答)
- ID和SEQ NUMBER與請求報文一致,表示這兩個報文是配對的
4 Reference
-
RIPV2的 組播為什么是224.0.0.9(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6994439.html)
-
show ip route 命令(https://www.jianshu.com/p/01cb6ccc19ce)
-
實驗10:RIP(https://www.cnblogs.com/zhongguiyao/p/8012276.html)
-
0.0.0.0的IP是什么地址(http://www.cppblog.com/prayer/archive/2009/01/06/71349.aspx)
-
192.168.0.0/24 via 0.0.0.0, metric 16, tag 0...(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3707531.html)
-
ICMP報文分析(https://blog.csdn.net/tigerjibo/article/details/735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