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AID 10的簡介
定義:
RAID10也被稱為鏡象陣列條帶。象RAID0一樣,數據跨磁盤抽取;象RAID1一樣,每個磁盤都有一個鏡象磁盤, 所以RAID 10的另一種會說法是 RAID 0+1。RAID10提供100%的數據冗余,支持更大的卷尺寸,但價格也相對較高。對大多數只要求具有冗余度而不必考慮價格的應用來說,RAID10提供最好的性能。使用RAID10,可以獲得更好的可靠性,因為即使兩個物理驅動器發生故障(每個陣列中一個),數據仍然可以得到保護。RAID10需要4 + 2*N 個磁盤驅動器(N >=0), 而且只能使用其中一半(或更小, 如果磁盤大小不一)的磁盤用量, 例如 4 個 250G 的硬盤使用RAID10 陣列, 實際容量是 500G。
實現原理:
Raid10其實結構非常簡單,首先創建2個獨立的Raid1,然后將這兩個獨立的Raid1組成一個Raid0,當往這個邏輯Raid中寫數據時,數據被有序的寫入兩個Raid1中。磁盤1和磁盤2組成一個Raid1,磁盤3和磁盤4又組成另外一個Raid1;這兩個Raid1組成了一個新的Raid0。如寫在硬盤1上的數據1、3、5、7,寫在硬盤2中則為數據1、3、5、7,硬盤中的數據為0、2、4、6,硬盤4中的數據則為0、2、4、6,因此數據在這四個硬盤上組合成Raid10,且具有raid0和raid1兩者的特性。
雖然Raid10方案造成了50%的磁盤浪費,但是它提供了200%的速度和單磁盤損壞的數據安全性,並且當同時損壞的磁盤不在同一Raid1中,就能保證數據安全性。假如磁盤中的某一塊盤壞了,整個邏輯磁盤仍能正常工作的。
當我們需要恢復RAID10中損壞的磁盤時,只需要更換新的硬盤,按照RAID10的工作原理來進行數據恢復,恢復數據過程中系統仍能正常工作。原先的數據會同步恢復到更換的硬盤中。
總結:
磁盤空間利用率:50%。
讀性能:N/2*單塊硬盤的讀性能
寫性能:N/2*單塊硬盤的寫性能
冗余:只要一對鏡像盤中有一塊磁盤可以使用就沒問題。
二、RAID 10的創建
一、添加5塊硬盤
如若不會,可進我主頁看RAID 5的創建里的第一步。
二、打開終端。輸入:“fdisk -l ” 查看磁盤信息,記住磁盤名稱
三、使用mdadm命令創建RAID10,命令:“mdadm -Cv /dev/md0 -a yes -n 4 -l 10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C代表創建操作,-v顯示創建過程,-a yes檢查RAID名稱,-n是用到的硬盤個數,-l是定義RAID的級別而后面寫上要加入陣列的硬盤名稱。
四、格式化並掛載使用
將RAID磁盤格式化為ext4格式 輸入命令:mkfs.ext4 /dev/md0
五、 接下來建立文件夾掛載
輸入命令: mkdir /media/raid10
輸入命令: mount /dev/md0 /media/raid10
df -h 查看掛載情況
好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