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轉接頭 還是別用了,影響速率啊


 

今天用Type-C轉接USB頭傳照片真慢!

在數碼配件領域,越是不起眼的小外設,隱藏其背后的貓膩和水分也就越多。就拿常見的Micro USB轉USB Type-C轉接頭和TF轉SD卡套而言,你覺得它們應該賣多少才算良心?

先來看看Type-C轉接頭

USB Type-C曾集無數光環於一身,比如USB3.1、雷電3、100W的PD充電協議等等。然而,在手機領域,USB Type-C其實就是換了一種接口樣式的Micro USB,除了三星Galaxy S8等極少數機型以外,手機身上的USB Type-C僅支持USB2.0的速度,哪怕支持PD充電協議,其實際充電功率也只有18W或24W,和主流的MTK PE和高通QC2.0/3.0持平。

換句話說,USB Type-C的優秀在實際使用中並沒有充分體現,但它新接口樣式的設計,反而給用戶帶來了不便。首先,就是無法兼容普及度最高的Micro USB數據線,如果你想在家里、路上、學校/公司隨時充電,要么購買多根USB Type-C數據線,要么就得隨時揣着一根USB Type-C數據線出門。

為了讓Micro USB數據線繼續"上崗",市面上出現了USB Type-C轉Micro USB的轉接頭,而此類外設的價格從4.9元到數十元不等,不同價位的轉接頭在使用上有差別嗎?

我們不妨將USB Type-C轉Micro USB的轉接頭拆開看看,其內部結構其實就是幾個針腳,以及額外的一顆電阻,並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所以,4.9元和更貴的轉接頭,用起來其實沒有什么差別。

那么,更貴的轉接頭就是騙人嗎?

答案是也不盡然。轉接頭內電阻的品質,會影響到轉接頭長時間工作時的發熱量,有些轉接頭在傳輸數據或充電時摸起來沒什么感覺,但有些轉接頭卻會傳出特別熱的手感。此外,轉接頭的生產工藝,在遇到一些極端情況下也會出現問題。

簡單來說,現在USB Type-C轉Micro USB轉接頭存在兩種生產工藝:

拼接式:又稱"有縫式",USB Type-C接頭后端部分是將一個鐵框折彎,再和塑料的機身部分扣在一起。

一體式:USB Type-C接頭是一整個無縫鋼管,通過拉伸擠壓形成接口的形狀。

在平時,兩種工藝的轉接頭沒有任何體驗上的差別,但當轉接頭與手機連接時遭到擠壓,拼接式的轉接頭就容易出現折彎甚至斷裂的問題。因此,如果你想擁有一款壽命長,可靠性更出色的轉接頭,一體式設計且內置更高品質電阻的產品就是首選。

可惜,我們並不知道各大電商在售的轉接頭哪一個品質更好,所以建議大家選擇正規廠家出廠,並選擇京東自營和天貓渠道購買。至於價格,10元左右的品牌轉接頭就比較靠譜了,沒必要選擇更貴的。

再來看看TF轉SD卡套

很多手機、移動音箱、行車記錄儀等設備都支持TF卡擴展(也就是MicroSD),但每次想將里面的數據導入PC,使用數據線的方式速度很慢,所以更多童鞋喜歡使用TF轉SD卡套,再和PC身上的讀卡器連接,獲得更快的讀寫速度。

問題是,這些SD卡套的價格同樣存在極大的價差,從幾元到20元不等,有必要買高端卡套嗎?

答案是,完全沒必要!SD卡托內的結構僅是金屬觸點的延長線而已,不包含任何芯片和電路,如果這貨敢買數十,那就純屬騙錢了!

當然,SD卡套里也存在有資格賣得貴一些的,比如支持USH-II規格的產品,這類卡套采用雙排芯片,支持高速存儲卡的轉接,價格普遍在20元以上。

科普文章來源:http://www.cfan.com.cn/2017/1120/129747.shtml

 

文章來源:劉俊濤的博客 歡迎關注公眾號、留言、評論,一起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幫助到您,歡迎捐贈支持,您的支持是對我堅持最好的肯定(*^_^*)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