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ilibili上看了一些個視頻,發現它視頻的清晰度有很多種選法。諸如720p,1080p,2k,4k,以及我看直播時經常遇見的藍光,超清。它們的含義分別是什么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也為了以后的觀影體驗哈哈哈哈(更好的選擇片源嘛),查找資料整理如下:
P是什么意思?
首先,720p、1080p中的P,並不是想我一樣想當然的認為是像素(pixels)的意思,P意為逐行掃描的意思(progressive)。1080p是一種在逐行掃描下達到1920×1080的分辨率的顯示格式。
定義一個視頻有幾K的方法只有一個:橫向像素數有幾個1024,定義一個視頻有幾P的方法也只有一個:縱向有多少行像素。在分辨率為2048×1080的情況下,2048表示水平方向的像素數,1080表示垂直方向的像素數;同理,當分辨率處於4096×2160時,4096表示水平方向的像素數,2160表示垂直方向的像素數。在實際的數字母版制作和數字放映中,還需根據不同的畫幅寬高比來對圖像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像素數進行調整。所以接近4K圖像的8847360個像素數量的分辨率也可以叫做4K,比如市面上常見的3840*2160也可以叫做4K分辨率。而標准4K分辨率正好是2K分辨率2048×1080像素點數量的4倍,也是1K分辨率1024×540像素點數量的16倍。
常說的標准720p即1280×720,標准1080p即1920×1080。
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把視頻縮小看會很清晰,放大看卻很模糊呢?
關鍵是要搞清楚“清晰度”和“分辨率”的概念。
我們常說的視頻多少乘多少,嚴格來說不是分辨率,而是視頻的高/寬像素值。分辨率是用於度量圖像內數據量多少的一個參數,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
比如視頻的320X180是指它在橫向和縱向上的有效像素,窗口小時ppi值較高,看起來清晰;窗口放大時,由於沒有那么多有效像素填充窗口,有效像素ppi值下降,就模糊了。(放大時有效像素間的距離拉大,而顯卡會把這些空隙填滿,也就是插值,插值所用的像素是根據上下左右的有效像素“猜”出來的“假像素”,沒有原視頻信息)
習慣上我們說的分辨率是指圖像的高/寬像素值,嚴格意義上的分辨率是指單位長度內的有效像素值ppi。差別就在這里。圖像的高/寬像素值的確和尺寸無關,但單位長度內的有效像素值ppi和尺寸就有關了,顯然尺寸越大ppi越小。
電影下載時的BD,HD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HD只是一種通俗的叫法,HD即高清High Definition,BD即藍光盤BlueRay Disk。我們見到的電影資源一般宣稱是BD1280或者BD1024
1、格式不同。bd1024是指1024X768,是4:3格式。bd1280是指1280X720,是16:9格式。
2、分辨率不同。bd1280分辨率更高,數字越大分辨率越高。
3、清晰度不同。bd1280更清晰,數字越大越清晰。
清晰度比較是1080P>720P>BD1280
前兩者全是基於BD藍光原盤轉制壓制的,是MKV格式屬於真高清(真BD),最后一個雖然名字是BlueRay Disk(BD)1280,但是它屬於假高清(假BD),一般是RMVB格式,采用了高壓的方式轉換得到,所以體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