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x320, 640x480 標清
1024x720p 高清
1920x1080i (隔行掃描) 也屬於高清
1920x1080p 全高清
3840x2160,7680x4320 超(高)清
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將4K的分辨率正式命名為Ultra HD(Ultra High-Definition)
目前視頻行業里的視頻分辨率的規范:
(1)高清(High Definition),是我們目前相對比較熟悉的一個詞語。高清是在廣播電視領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等權威機構制定相關標准,視頻監控領域同樣也廣泛沿用了廣播電視的標准。將"高清"定義為720p、1080i與1080p三種標准形式,而1080P又有另外一種稱呼--全高清(Full High Definition)。關於高清標准,國際上公認的有兩條: 視頻垂直分辨率超過720p或1080i; 視頻寬縱比為16:9。
(2)標清(Standard Defini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種視頻格式。
(3)超高清(Ultra High-Definition),這是我們今天的重點內容。來自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最新批准的信息顯示,"4K分辨率(3840×2160 像素)"的正式名稱被定為"超高清 Ultra HD(Ultra High-Definition)"。同時,這個名稱也適用於"8K分辨率 (7680×4320像素)"。
CEA要求,所有的消費級顯示器和電視機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之后,才能貼上"超高清 Ultra HD" 的標簽:首先屏幕像素必須達到800萬有效像素(3840×2160),在不改變屏幕分辨率的情況下,至少有一路傳輸端可以傳輸4K視頻,4K內容的顯示必須原生,不可上變頻,縱橫比至少為16:9。與此同時,電視行業里,同對高清電視機命名為HDTV一樣,對於4K電視機的命名,美國消費者電子協會針對4K電視進行了一個官方的命名UHDTV,這個命名也就是超高清電視。
720p格式,分辨率為1280×720p/60Hz,行頻為45kHz。
4K分辨率是1080p的4倍 3840×2160 = 1920×2×1080×2
8K分辨率是4K的4倍 7680×4320 = 3840×2×2160×2
I 和 p的區別
P:progressive,意思是逐行掃描,幀編碼
I:interlace,意思是隔行掃描,場編碼
兩者是視頻編碼里的編碼方式,分辨率一樣
h264與h265
編碼方式不同
一、什么是視頻碼率?
視頻碼率是視頻數據(視頻色彩量、亮度量、像素量)每秒輸出的位數。一般用的單位是kbps。
二、設置視頻碼率的必要性
在視頻會議應用中,視頻質量和網絡帶寬占用是矛盾的,通常情況下視頻流占用的帶寬越高則視頻質量也越高;如要求高質量的視頻效果,那么需要的網絡帶寬也越大;解決這一矛盾的鑰匙當然是視頻編解碼技術。評判一種視頻編解碼技術的優劣,是比較在相同的帶寬條件下,哪個視頻質量更好;在相同的視頻質量條件下,哪個占用的網絡帶寬更少。
是不是視頻碼率越高,質量越好呢?理論上是這樣的,然而在我們肉眼分辨的范圍內,當碼率高到一定程度,感覺沒有什么差別。所以碼率設置有它的最優值,H.264(也叫AVC或X.264)的文檔中,視頻的建議碼率如下:
視頻大小 |
分辨率 |
建議碼率 |
480P |
720X480 |
1800Kbps |
720P |
1280X720 |
3500Kbps |
1080P |
1920X1080 |
8500Kbps |
三、手機設置碼率建議
通過上面的介紹,結合我做過的一些手機項目,我總結了一套設置碼率的公式,分享給大家如下:
項目 |
計算公式 |
192X144 |
320X240 |
480X360 |
640X480 |
1280X720 |
1920X1080 |
極低碼率 |
(寬X高X3)/4 |
30kb/s |
60kb/s |
120kps |
250kbps |
500kbps |
1mbps |
低碼率 |
(寬X高X3)/2 |
60kb/s |
120kb/s |
250kbps |
500kbps |
1mbps |
2mbps |
中碼率 |
(寬X高X3) |
120kb/s |
250kb/s |
500kbps |
1mbps |
2mbps |
4mbps |
高碼率 |
(寬X高X3)X 2 |
250kb/s |
500kb/s |
1mbps |
2mbps |
4mbps |
8mps |
極高碼率 |
(寬X高X3)X4 |
500kb/s |
1mb/s |
2mbps |
4mbps |
8mbps |
16mbps |
相同編碼率下H265編碼更高效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