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格概括
表格 | 答案 |
---|---|
這個作業屬於那個課程 | C語言程序設計II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1/homework/9768 |
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標是 | 學好C語言,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去完成代碼的編譯 |
這個作業在那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現目標 | 學會使用for循環語句實現指定次數的循環程序設計 |
參考文獻 | 百度百科、C語言程序設計 |
二、本周作業
1、PTA實驗作業
***1.1 題目名 求N分之一序列前N項和 (15 分) ***
題目:本題要求編寫程序,計算序列 1 + 1/2 + 1/3 + ... 的前N項之和。
輸入格式:
輸入在一行中給出一個正整數N。
輸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sum = S”的格式輸出部分和的值S,精確到小數點后6位。題目保證計算結果不超過雙精度范圍。
輸入樣例:
6
輸出樣例:
sum = 2.450000
1.1.1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整型變量int i,n;雙精度浮點型變量double sum; n的值是輸入進去的。
數據處理:運用了有關for的相關循環語句,表達式運用了算術運算符以及關系運算符。
1.1.2實驗代碼截圖
1.1.3 造測試數據
輸入數據 | 輸出數據 | 說明 |
---|---|---|
6 | sum=2.450000 | 題目要求值 |
0 | sum=0.000000 | 使用臨界值 |
-1 | sum=0.000000 | 使用負數 |
100 | sum=5.187378 | 使用較大正整數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提交列表說明:
1.編譯錯誤:在編譯時沒有給denominator,以及i進行定義。
2.編譯錯誤:把開始定義的denominator,以及i相關語句刪除之后,在代碼上編譯上sum=sum+1.0/(i+1)。
3.編譯錯誤:把上一次編譯的(i+1)修改成為i。
4.編譯錯誤:把語句中的N改寫成為n。
5.答案正確:。。。。
1.2 題目 求交錯序列前N項和 (15 分)
題目:本題要求編寫程序,計算交錯序列 1-2/3+3/5-4/7+5/9-6/11+... 的前N項之和。
輸入格式:
輸入在一行中給出一個正整數N。
輸出格式:
在一行中輸出部分和的值,結果保留三位小數。
輸入樣例:
5
輸出樣例:
0.917
1.2.1 數據處理
數據表達:整型變量int flag,n,i; 雙精度浮點型變量double sum,item,denominator;剛開始時給flag賦值為1。
數據處理:運用了有關for的相關循環語句,表達式運用了算術運算符以及關系運算符。
1.2.2 實驗代碼截圖
1.2.3 造測試數據
輸入數據 | 輸出數據 | 說明 |
---|---|---|
-1 | 0.000 | 輸入負值 |
0 | 0.000 | 使用臨界值 |
1 | 1.000 | 使用最小臨界值 |
999 | 0.893 | 使用較大正整數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提交列表說明:
1.答案錯誤:把整型變量denominator以及i修改成為浮點型變量,把i=1以及d=1修改成為i=1.0,d=1.0。
2.答案錯誤:把i=1.0改編成為i=1。
3.答案錯誤:把(sum = "%.3f\n",sum)中的sum刪去。
4.格式錯誤:在上一次修改中不小心把把引號里的空格刪除了一半,現在再次給補出來空格。
5..答案錯誤:把( "%.3f\n",)修改成為("%.3f\n",sum)
6.答案正確:。。。。
2.代碼互評
2.1同學代碼截圖1(石珂)
自己代碼截圖1
說明:1.同學在設置變量時把i設置成為了浮點型變量,這樣來簡便后面的代碼書寫;而我則是把i設置為了整型變量,又引入了新的浮點型變量denominator。
2.同學在后面的有關for的循環中用的方法更為簡便,而我運用的相關語句有點多,看起來沒有那么簡潔。
2.2同學代碼截圖2(譚琪雅)
自己代碼截圖2
說明:1.同學在浮點型變量中運用了other,而我則是比同學多引用了倆個變量a和b,而且還多命名了一個變量。
2.同學在后面的有關for的循環中運用了other=pow(i,2)+1.0/i;而我則是運用了a=pow(m,2)+a,b=1.0/m+b,m=m+1這些語句,相對比這些顯得比較啰嗦。
3.學習總結
3.1 學習進度條
周/日期 | 這周所花的時間 | 代碼行 | 學到的知識點簡介 | 目前比較迷惑的問題 |
---|---|---|---|---|
3/9-3/15 | 三天 | 100 | 有關for循環體的運用 | 有時候不清楚循環體是什么 |
3.2 累積代碼行和博客字數
3.3 學習內容總結和感悟
3.3.1 學習內容總結
在這一周我們主要學習了C語言編寫程序-循環結構,以及使用for循環語句實現指定次數的循環程序設計,只要體現在例題輸出華氏-攝氏溫度轉換表中。其次在本周學習中我還了解到了在解答題目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題目中要求的輸入格式和輸出格式去完成作業,不用用自己的固定思維去解答題目。同時還學到了在for語句中會有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以及循環體的結構。
3.3.2 學習體會
在這一周的學習中我不是在像剛開始的時候對待很多東西都是一無所知,在上課時有時也是一臉懵。自從在上一次開始做筆記開始我能慢慢的去融入到課堂里了,遇到不知道的知識點就立馬記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以前的我在完成PTA相關作業的時候遇到了錯誤都是不假思索的去一個個亂改正一番,簡直就是在碰運氣,現在的我經過學習能夠慢慢的去分析自己究竟是為什么錯了,又是哪里出了問題,而且在做題之前還會先自己構思一遍再去進行編譯PTA作業。不足的就是自己的每周代碼量還是太少,在接下來幾周要加大對代碼的敲打。加油啊,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