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 播種習慣,收獲性格; 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查爾斯.里德
小學一年級學習特點,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
1
小學時代,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既是人生中最富有絢麗色彩的時代,又是人生走向社會的第一個黃金驛站。如何使孩子的小學生活有一個好的開始呢?引導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孩子的引導,首先就需要了解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究竟是什么。
(一) 注意力特點
(1)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范圍狹窄,不善於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如果要求他們同時注意幾件事情,往往做不到。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上課期間,極客老師會要求孩子先聽完老師講解例題,再開始動筆。當然,在家里,家長們也需要做好監督工作,引導孩子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指定的事情。
(2)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還不穩定、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吸引從而分散。在這時候,極客老師們會采用趣味教學法,在上課時會合理規划課堂節奏,對課堂氛圍有整體把控。只有在這樣正確的教育和幫助下,孩子們的注意力才能得到正確的提升。家長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集中注意力。
(二) 記憶力特點
(1) 一年級孩子的記憶能力雖然在慢慢提升,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以及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不足,一次不易記住很多東西。因此就要求將大的知識細化,分成小點逐條記憶。比如學九九乘法表之前,極客老師都要求家長們提前教孩子,以每天記憶一點的方式,不斷鞏固記憶。這樣積累下來,便會事半功倍。
(2)一年級孩子的意義識記的能力正在發展,對於已經理解的知識,能夠通過邏輯加工來進行識記。如:按意義聯系來識記課文,按偏旁部首歸類來識記生字等。形象記憶在一年級孩子的記憶中占重要地位,因此,運用多種教學用具,將知識可視化,進行簡單直觀的表達,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三) 思維的特點
(1)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思維過程依靠具體的表象,不易理解較抽象的事物。
(2) 思維具有依賴性和模仿性,獨立而靈活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差。
(3) 不能使自己的思維活動服從於一定的目的任務,在思考問題時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
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都扮演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舉足輕重。作為成人,我們會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為孩子的未來規划,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學習特點。
針對孩子的學習特點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抓學習目的的教育
為什么要學習?一年級孩子是不太清楚的。他們學習的動力大多源自父母老師的要求。家長要向孩子反復講清學習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都有什么用處。
2、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
究竟要怎么學?以什么態度學?要使孩子明確學習目的,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具和動態課件,激發孩子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我們可以通過連續的獎勵機制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們也可以從多方面去啟發誘導。
3、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一個人受益終身,但是,一種好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主去養成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及時、長期的引導。因此,在學校老師強調的習慣,在家里家長也要進行同步監督哦。比如:做題打草稿,錯題筆記及時更新到錯題本、筆記本上等等。
4、引導孩子定時、定點學習
小學生學習習慣應從入學開始培養,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制訂時間表。如:早晨八點起床,晚上十點入睡,早晨要適當鍛煉身體等。
有的小孩可能做事情拖沓,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使用計時器。就像在學校一樣,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任務。使孩子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兒童心理可塑性較大,只要合理培養,就可以抓好,關鍵在於堅持。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場攻堅戰,一旦養成,受益終生。希望我們的家長能保持百分之兩百的耐心與恆心,能夠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最后,附送《跟王千問學數學》系列文章的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07c310101d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