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PM常用的流程圖


一、流程圖分類

UML有很多種,大體可以分類兩類:行為型的圖和結構型的圖。平時工作中的流程圖,只要能把事情清晰的表明,用何種流程圖表現形式,其實都無所謂。

但是,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共有哪些種類的流程圖在工作中有可能會遇到或者用到,你是不是應該要了解一二呢?說不定哪天你就需要用到其中一種。

二、行為型的圖

說明:作為產品崗,行為型的圖我們要着重了解。

  1. UML活動圖
  2. UML狀態機圖
  3. UML序列圖/時序圖/順序圖

1. UML活動圖

某一個角色通過多個動作完成某項工作的過程。

舉例:把水果放冰箱

活動圖中的圓邊矩形,表示流程中的活動,多個活動之間的帶箭頭線條表示活動的先后順序。

該圖只是表現一個正向流程,了解一個新事物,建議從簡入手,先去掉所有判斷條件,拿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場景舉例,達到融會貫通。

 

2. UML狀態機圖

某個事務狀態改變的過程。

舉例:一個問題從提出到回答的狀態變化

整個過程是問繞着“問題”這個事務進行的。每一個綠色的框框代表一個當前問題的狀態。同樣,從簡入手,先不考慮復雜的情況,學會再說。

3. UML序列圖/時序圖/順序圖

多個角色參與,期間經過多個步驟,最終完成某項工作的過程。

舉例:顧客在某APP點個外賣

圖中有三個小人,每個小人代表一個角色。角色與角色之間有一條線條連接,表示角色之間如何交互。顧客點外賣,涉及到幾個角色,幾個過程,如果遇到此情況,可以考慮使用UML序列圖。

好處在於能夠清晰的表達整個過程所涉及到的角色,以及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系,各角色是如何參與到此過程中的。

 

三、結構型的圖

說明:結構型的圖,大部分我覺得知道就好,大部分是開發小伙伴需要精通的東西,我們產品人實在需要用到,請教下開發小伙伴們就好。

不過,如果對技術感興趣的產品經理,我覺得你可以鑽研一二。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嘛!

  1. 類圖
  2. 對象圖
  3. 構件圖
  4. 部署圖
  5. 包圖

1. 類圖

某一類東西的抽象或者統稱。比如:人類。

說明:每一個軟件系統都會牽涉到很多人、業務和物品等,這些東西之間可能會有很多關系,發生很多事情。

類圖就是任何一個系統、任何一個項目的底層,能幫助我們識別出這些人和事,並理清他們的關系。

類(Class)一般包含3個組成部分。第一個是類名;第二個是屬性(attributes);第三個是該類提供的方法( 類的性質可以放在第四部分;如果類中含有內部類,則會出現第五個組成部分)。

類名部分是不能省略的,其他組成部分可以省略。類名書寫規范:正體字說明類是可被實例化的,斜體字說明類為抽象類。

屬性和方法書寫規范:修飾符 [描述信息] 屬性、方法名稱 [參數] [:返回類型|類型]。

屬性和方法之前可附加的可見性修飾符:加號(+)表示public;減號(-)表示private;井號(#)表示protected;省略這些修飾符表示具有package(包)級別的可見性。

如果屬性或方法具有下划線,則說明它是靜態的。描述信息使用 << 開頭,使用 >> 結尾。類的性質是由一個屬性、一個賦值方法和一個取值方法組成。書寫方式和方法類似。

 

2. 對象圖

類的實例化,描述一個具體的東西

說明:需求分析時,其實我們接觸到的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東西。比如:見到一個個具體的人,一份又一份具體的業務數據等,這些具體的東西其實就是對象。

 

 類圖和對象圖的區別:

 

 

無論是類圖還是對象圖,其實都是為了方便構思數據庫底層的數據表結構該如何設計,表與表之間有什么關系。

對象與類是很類似的,人是一個類,但男人和女人就是人類的實例化,表示具體的對象。在數據庫中,有可能就會有一張男人表、女人表;也有可能只有一張叫Person的表。

下面三種圖,產品經理幾乎用不到,此文不過多闡述,如需有小伙伴需要了解,可私下交流。

  1. 構件圖:用來描述軟件內部物理組成的一種圖。
  2. 部署圖:描述系統如何部署、本系統與其他系統是什么關系的一種圖。主要是物理設備,區別與軟件設計維度的系統架構設計。
  3. 包圖:將同一類業務形態的類圖打包放一起,便於維護管理與閱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