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機安裝簡介及Linux常用命令


1.VM虛擬機安裝
• 在有空余空間的磁盤中新建文件夾(不是C盤)英文命名
• 找到系統iso鏡像文件

 

 

 

 

 

 


• 點擊頭部創建快照

 

 

 

2.phpstudy
實現w(windows)a(apache)m(mysql)p(php)環境
Apache :用來發布web服務 80端口
Mysql:開源建議靈活的數據庫,適用於中小型企業 3306端口
Php:后台腳本語言,負責解析用戶請求代碼
安裝phpstudy安裝在根目錄
打開phpstudy,查看開啟的端口
Dos命令窗口輸入:netstat -ano |findstr 80
netstat -ano |findstr 3306

TCP:協議
訪問web服務器:http://127.0.0.1
http://localhost
http://192.168.1.1
進入phpstudy源碼位置 phpstudy/WWW 刪掉下面的兩個文件(i.php,phpinfo.php)
手工寫index.html
Phpstudy的apache80端口被占用?
phpstudy->其他選項菜單->phpstudy設置->端口常規設置,修改端口號

常用linux命令
• ls 查看當前文件夾的文件列表
• ls -l 查看具體詳細信息
• ls -al 查看所有文件列表的詳細信息
• cd ./ 當前目錄
• cd ../ 上一級目錄
• clear = ctrl+l =清屏
• ping 查看網絡連通性
• touch 123.txt 創建名為123的txt類型文件
• rm 123.txt 刪除名為123的txt文件
• rm -f 123.txt 強制刪除123.txt
• echo 'hello world' > 文件名 將hello world寫入文件中
• more/less 123.txt 讀文件顯示一部分,more顯示百分比,less不顯示
• head 文件 讀文件默認顯示前四行
• head -n 7 讀文件顯示前七行
• tail 文件名 讀文件默認顯示后四行
• tail -n 5 讀文件讀取后五行
• tac 123.txt 讀文件
• mkdir 123 創建名字為123的文件夾
• rmdir 123 刪除名為123的文件夾
• rm -rf 123 強制刪除123文件夾
• cp /var/123.txt ./ 將var中的123.txt拷貝到當前目錄下
• mv /var/123.txt /root/dd 將var中的123.txt移動至root下的dd文件夾下
/根目錄
• 根目錄下所有文件夾的含義和用途
cd / 切換到根目錄
/bin 用來存放可執行文件的目錄
/dev 用來存放設備文件
/media 用來存放可移除設備文件
/opt 用來存放第三方軟件位置
/tmp 用來存放臨時文件
/root root用戶的家目錄
/home 普通用戶的家目錄,文件夾以用戶名字來命名
/etc 存放配置文件
/usr 存放操作系統軟件資源
/var 存放常態性變動的文件
/proc 虛擬文件系統
• ~家目錄 cd 后面不跟數據直接回車就回到家目錄
  1. cd = cd ~ = cd /root 進入到root家目錄(當前登錄的用戶為root)
  2. cd = cd ~ = cd /home/test/ 進入到test的家目錄(當前登錄用戶為test)
[wasabi@localhost ~]$
wasabi表示當前工作的用戶
localhost表示當前登錄的計算機名字
~表示當前工作的位置:家目錄
$ 表示當前用戶是普通用戶
# 表示當前用戶為root
su 用戶名 切換用戶
whoami查看當前用戶是誰
id 查看當前用戶id uid=0的用戶是root
su root = su 需要輸入root的密碼
hostname 計算機名
查找文件的常用命令
• Find 路徑名 -name "123.txt" 在路徑中查找名為123.txt的文件
-name找指定文件名的文件
-type找指定文件類型的文件
-time找指定時間內或外修改過的文件
-atime在過去幾天內訪問過的文件
-ctime在過去幾天內被改變文件狀態的文件
-mtime在過去幾天內被改變內容的的文件
-size找指定大小的文件

• Located 123.txt 直接查找文件位置(先更新位置數據庫updatedb)
• grep查找指定關鍵詞的文件內容、文件夾名稱、文件名
grep 'ens33'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q-ens33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q-ens33 |grep ens33
• Whereis cat 系統命令,找出系統命令的具體位置,找文件不一定方便
Linux中所有設備都以文件形式存在,如網卡在Linux中有一個文件表示網卡(配置文件),ifconfig-->find /etc/ -name '*ens33*'
Centos7中網卡配置(VM的網卡類型選擇是NAT)
1. ip自動獲取,找到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編輯文件:將光標定位在要編輯位置,輸入a/i/o修改數據,保存並退出(Esc+:+wq)
Vim linux內置的一款編輯器,命令為vim 文件名
2. TYPE=Ethernet 網卡類型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默認路由
IPV4_FAILURE_FATAL=no
NAME=ens33 網卡名稱
UUID=0ba9e506-db20-4965-a91c-d46883f815cc 通用唯一標識碼
DEVICE=ens33 網卡名稱
ONBOOT=no 開機加載網卡配置文件
3. 重啟網卡
/etc/init.d/network {start|stop|status|restart|force-reload}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查看網卡信息:ifconfig
重啟:reboot
ifdown ens33 關掉網卡
ifup ens33開啟網卡
Ip add 查看所有網卡信息

修改ip地址
臨時修改,即時生效,重啟失效:
# ifconfig eth0 172.18.4.120 netmask 255.255.255.0

防火牆:service firewalld status
service firewalld stop

ping baidu.com -c 4
修改文件名 :mv file1 file2
VM的網絡設置:(三種)
NAT模式
NAT(網絡地址轉換)vmnet8
VM會啟用VM DHCP服務,會給我們選擇NAT模式的機器分配IP。
分配的IP地址范圍: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選中NAT模式-->(先修改子網IP和子網掩碼)DHCP設置-->在里面設置IP地址池
DHCP 動態地址分配協議 用戶端PC可以自動獲取IP
 
客戶端PC會自動獲取IP,可以連接到外網,可以ping通宿主機(宿主機上會多出來兩個網卡:NAT和僅主機,NAT模式網卡上的IP和DNCP中設置的地址池是同一網段)
 
僅主機模式 使用網卡vmnet1
虛擬機選擇僅主機模式后會自動獲取IP,該IP在虛擬網絡編輯器中可以設置,無法連接外網,選擇僅主機模式的虛擬機之間能夠相互ping通,這樣的虛擬機只能ping通宿主機的VMnet1這個網卡
 
橋接模式
橋接模式的PC和宿主機是平等,會自動獲取宿主機所在網絡的IP,能ping通宿主機和外網

linux的開關機以及運行模式
reboot重啟
shutdown/halt/poweroff 關機
su/login+用戶名 用戶登錄切換
切換系統模式:
Init+數字
0:關機
1:單用戶模式
2:無網絡支持的多用戶模式
3:有網絡支持的多用戶模式
4:保留,未使用
5:圖形界面
6:重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