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與rpc服務


什么是rpc

隨着企業 IT 服務的不斷發展,單台服務器逐漸無法承受用戶日益增長的請求壓力時,就需要多台服務器聯合起來構成「服務集群」共同對外提供服務。

同時業務服務會隨着產品需求的增多越來越腫,架構上必須進行服務拆分,一個完整的大型服務會被打散成很多很多獨立的小服務,每個小服務會由獨立的進程去管理來對外提供服務,這就是「微服務」。

當用戶的請求到來時,我們需要將用戶的請求分散到多個服務去各自處理,然后又需要將這些子服務的結果匯總起來呈現給用戶。那么服務之間該使用何種方式進行交互就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RPC 就是為解決服務之間信息交互而發明和存在的。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程過程調用,它是一種通過網絡從遠程計算機程序上請求服務,而不需要了解底層網絡技術的協議。


RPC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請求程序就是一個客戶機,而服務提供程序就是一個服務器。

首先,客戶機調用進程發送一個有進程參數的調用信息到服務進程,然后等待應答信息。

在服務器端,進程保持睡眠狀態直到調用信息到達為止。

當一個調用信息到達,服務器獲得進程參數,計算結果,發送答復信息

然后等待下一個調用信息,最后,客戶端調用進程接收答復信息,獲得進程結果,然后調用執行繼續進行。


RPC就是一種遠程調用函數接口的方式,說白了,就是一種遠程調用函數接口的方式,客戶端和服務端之間約定一種契約(函數接口),然后服務端一直等待客戶端的調用。

有點像平常的WEB網絡請求。

一種用途是在多台服務器之間互相進行調用。

另一個用途則在於,不同編程語言之間都支持這種方式,像Python更是內置對其的支持,不需要額外安裝什么庫,所以可以直接在多語言的服務器之間互相進行調用。

Socket編程就是RPC通信

HTTP與RPC

這兩者的關系好比

  • HTTP(普通話)
  • RPC(方言)

要進行跨企業服務調用時,往往都是通過 HTTP API,也就是普通話,雖然效率不高,但是通用,沒有太多溝通的學習成本。

但是在企業內部還是 RPC 更加高效,同一個企業公用一套方言進行高效率的交流,要比通用的 HTTP 協議來交流更加節省資源。

中國各地都有自己方言,你回了老家還是流行說方言

本質上,普通話也是一種方言,只不過是官方的方言,使用的最廣泛的方言。

Nginx與RPC

Ngnix 是互聯網企業使用最為廣泛的代理服務器。

它可以為后端分布式服務提供負載均衡的功能,它可以將后端多個服務地址聚合為單個地址來對外提供服務。

如圖,Django 是 Python 技術棧最流行的 Web 框架。

你可能會問,python web部署不是用的uwsgi嗎,是的,也可以走uwsgi協議,它是比HTTP協議更省流量的二進制協議。

uwsgi 通訊協議在 Python 語言體系里使用非常普遍,如果一個企業內部使用 Python 語言棧搭建 Web 服務,那么他們在生產環境部署 Python 應用的時候不是在使用 HTTP 協議就是在使用 uwsgi 協議來和 Nginx 之間建立通訊。

RPC交互

RPC是兩個子系統之間進行的直接消息交互,使用操作系統提供的套接字作為消息的載體

python的socket編程就是一種RPC通信

rpc_server.py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 8080))
sock.listen(1)  # 監聽客戶端連接
while True:
    conn, addr = sock.accept()  # 接收一個客戶端連接
    print(conn.recv(1024))  # 從接收緩沖讀消息 recv buffer
    conn.sendall(b"world")  # 將響應發送到發送緩沖 send buffer
    conn.close() # 關閉連接

rpc_client.py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connect(("localhost", 8080))  # 連接服務器
sock.sendall(b"hello")  # 將消息輸出到發送緩沖 send buffer
print(sock.recv(1024))  # 從接收緩沖 recv buffer 中讀響應
sock.close() # 關閉套接字...

xmlrpc庫

簡單的服務端

像web請求一樣,我們需要確定供客戶端訪問的url和端口號,以及供客戶端調用的方法實現,最后要讓我們服務器一直處於等待被訪問的狀態:

from xmlrpc.server import SimpleXMLRPCServer

# 調用函數
def respon_string(str):
    return "get string:%s"%str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 = SimpleXMLRPCServer(('localhost', 8888)) # 初始化
    server.register_function(respon_string, "get_string") # 注冊函數
    print ("Listening for Client")
    server.serve_forever() # 保持等待調用狀態

可以看到,代碼中就實現了上面說的幾點。

register_function用於注冊一個供調用的函數,第一個參數為自己實現的方法名,第二個參數為供客戶端調用的方法名

簡單的客戶端

根據url和端口號初始化一個服務器對象,然后調用需要的方法即可:

from xmlrpc.client import ServerProxy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 = ServerProxy("http://localhost:8888") # 初始化服務器
    print (server.get_string("oldboy_python6666")) # 調用函數並傳參

分別啟動服務端和客戶端,客戶端即可遠程調用服務端的功能函數

saltstack就是基於rpc遠程調用命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