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時候,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陳美玲這樣教育兒子們。
這句話是父親留給她的,曾讓她受益無窮。
小時候她是學霸;長大后她成為了著名的歌星;有了兒子后,她攻讀斯坦福大學,又成為教育學博士;后來她將三個兒子成功送進斯坦福大學,自己則成為了一名作家。
她的每一段傳奇經歷都離不開這句話的影響,她解釋這句話時說:
孩子作業沒做完,又想看電視的時候,想到這句話就會做完作業再看電視。
在不知道該不該道歉時,更難的一方是進行道歉,於是就會選擇主動道歉。
目標是考上斯坦福,還是其他隨便什么大學?孩子有這個迷惑的時候,就選擇以更難考的斯坦福大學為目標。
選擇了難走的路,就會更加努力去不斷提高自己。
敢於挑戰難事,即使身處惡劣環境也能忍耐,向着成功的目標不斷頑強邁進。
這個對於所有的年輕人都是一個參考,我不清楚現在整個社會中年輕人的想法是怎樣的。但是對於社會的發展,如何在社會中立足,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往往會讓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自己有一個指引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看起來很抽象,但是結合生活,就很容易驗證。比如清晨早起的問題,那肯定是多睡一會是舒服的,相反從被窩中爬起來就是最難走的那條路了。
《50個教育法》- 陳美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