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phpstudy、虛擬機CentOS安裝、Linux命令


一、phpstudy

  1、phpstudy實現w(Windows)a(Apache)m(Mysql)p(php)環境

    Apache  用來發布Web服務   80端口

    MySQL   開源的建議靈活的數據庫,適用於中小型企業   3306端口

    php   后台腳本語言,負責解析用戶請求代碼

  2、開啟phpstudy之后,查看開啟的端口

    dos命令窗口:netstat -ano | findstr 端口

    例:netstat -ano | findstr 3306

    TCP      0.0.0.0:3306         0.0.0.0:0      LISTENING     16672

    協議         本地地址           外部地址           狀態               PID

    16672:  PID   進程ID

  3、修改網站

    找到phpstudy\WWW,刪除除phpMyAdmin文件夾的其他文件,添加自己的網站源碼,就可以看到自己寫的網站了。

  4、如果phpstudy的Apache (80) 端口被占用?

    點擊其他選項菜單---->phpstudy設置---->端口常見設置---->httpd端口,修改為81 ---->應用

    訪問時地址加上端口,  如:192.168.1.1:81

二、VM安裝

  1、步驟:

    step1:在有空余空間的磁盤中新建文件夾,用英文命名

    step2:找到ISO文件,打開VM---->新建虛擬機

    step3:創建快照,安裝VMtoos

  2、CentOS虛擬機安裝

    

  3、Kali Linux虛擬機安裝

    

三、Linux命令

  1、常用命令

    ls   查看當前文件夾下或其他文件夾下的文件列表或文件夾列表

    ls -l  查看文件夾下詳細信息的列表

    ls -al  查看所有文件

    cd  切換路徑   ./ 當前路徑    ../ 上一級路徑

    clear   =   ctrl + l   清屏

    ping  測試網絡連接

    ping baidu.com -c 4  ping4次

    touch + 文件名   創建文件

    echo ‘hello world’ >index.html   寫數據

    cat index.html   查看文件

    more index.html    或  less index.html  查看文件

      more與less的區別:more顯示百分比,less不顯示

    head 文件名     默認顯示前10行

    head -n 7 文件名      顯示前7行

    tail 文件名        默認顯示后10行

    tail -n 5 文件名          顯示后5行

    mkdir    創建文件夾

    rm index.html  刪除文件

    rm -r    刪除文件夾

    rm -rf   強制刪除文件夾

    cp /var/test.log ./   將/var/test.log拷貝到當前文件夾

    mv /var/test.log ./    將/var/test.log移動到當前文件夾

    mv test.php test.html   修改test.php的文件名為test.html

    / 表示根目錄   ~ 表示家目錄  cd后面什么都不跟直接回車到家目錄

      即:cd = cd ~ = cd /root   進入root目錄(當前登錄為root用戶)

        cd = cd ~ = cd /home/test  進入test目錄(當前登錄為test用戶)

    [root@localhost~]#

      root  表示當前登錄的用戶

      localhost  表示當前登錄的計算機名

      ~   表示當前工作的位置,家目錄

      #   表示當前用戶為 root

      $   表示當前用戶為 普通用戶

    su 用戶名  切換用戶    由root切換到普通用戶,不需要密碼

    su root = su    切換到root用戶,需要密碼

    whoami    當前用戶是誰

    id   查看當前用戶的 uid 。注意:uid=0 的用戶為root, uid=1000的用戶為普通用戶

    hostname    計算機名

  2、查找文件的命令

    find 路徑 [-name/ -type/ -size/ -time(小時、分鍾、秒)] 文件名(*  ?) 

      -name  找指定文件名的文件

      -type     找指定文件類型的文件

      -time     找指定時間內或外修改過的文件

      -size      找指定大小的文件

    find  /etc/ -name '*network*'  在/etc/目錄下找名字含有network的文件

    

    locate  ifcfg-ens33                注意:需要先更新位置數據庫    updatedb

    

 

 

     whereis  系統命令         找出系統命令的具體位置,找文件不一定能找到

     

    grep 關鍵詞 文件 查找指定關鍵詞的文件內容、文件夾名稱、文件名
      例:grep ens33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注意:Linux中所有的設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如網卡在Linux中有一個文件來表示網卡(配置文件),

         ifconfig-->ens33-->find /etc/ -name ‘*ens33*’

   3、Linux開關機以及運行模式

      重啟   reboot

      關機   shutdown -h     halt      poweroff

      登錄   login    切換用戶

      退出   logout  退出用戶

        切換系統模式     init + 數字

      防火牆    service firewalld status 開啟防火牆
          service firewalld stop 關閉防火牆

  4、centos7中網卡配置:(VM的網卡類型選擇net模式)
    第一種:IP自動獲取,找到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TYPE="Ethernet" 網卡類型
          BOOTPROTO="dhcp" 網卡獲取IP的形式,ip配置方式(NONE/DHCP/STATIC)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33" 網卡名稱
          UUID="ae04ed91-a630-435e-b327-583632895fa0" 通用唯一標識碼
          DEVICE="ens33" 網卡名稱
          ONBOOT="yes" 開機加載網卡配置文件
        如果要編輯,將光標定位到需要修改的位置,輸入a/i/o 修改數據,按一下esc ,輸入:wq 回車,並存並退出!

        重啟網卡:/etc/init.d/network restart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查看網卡信息:ifconfig
               ifconfig ens33
               ifdown ens33 關閉網卡
               ifup ens33 開啟網卡
               ip add 查看所有網卡的IP
               ip add ens33
        手動配置IP
          ifconfig ens33 192.168.1.160 255.255.255.0 臨時配置IP。
    第二種:配置靜態IP

      將BOOTPROTO設置為static

      后面加上(根據 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 設置)

        IPADDR=192.168.1.159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

        DNS1=114.114.114.114

  4、VM的網絡設置:(三種)
    NAT模式
      NAT(網絡地址轉換)vmnet8
      VM會啟用VM DHCP服務,會給我們選擇NAT模式的機器分配IP。
      分配的IP地址范圍: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選中NAT模式-->(先修改子網IP和子網掩碼)DHCP設置-->在里面設置IP地址池
      DHCP 動態地址分配協議 用戶端PC可以自動獲取IP
      客戶端PC會自動獲取IP,可以連接到外網,可以ping通宿主機(宿主機上會多出來兩個網卡:NAT和僅主機,NAT模式網卡上的IP                      和DNCP中設置的地址池是同一網段)
 
    僅主機模式 使用網卡vmnet1
      虛擬機選擇僅主機模式后會自動獲取IP,該IP在虛擬網絡編輯器中可以設置,無法連接外網,選擇僅主機模式的虛擬機之間能夠相互                       ping通,這樣的虛擬機只能ping通宿主機的VMnet1這個網卡
 
    橋接模式
      橋接模式的PC和宿主機是平等,會自動獲取宿主機所在網絡的IP,能ping通宿主機和外網

  5、Linux目錄 

    / 根目錄
      /bin 可執行文件
      /dev 設備文件
      /media 可移除設備文件
      /opt 存放第三方軟件的位置
      /tmp 放臨時文件
      /root root用戶的家目錄
      /home 普通用戶家文件,文件名的命名使用用戶的名字
      /etc 配置文件
      /usr 操作系統軟件資源
      /var 常態性變動的文件

   6、補充

    終端中的快捷鍵: ctrl+shift+t  打開新的終端   Alt+數字  切換終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