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過濾器及其數學推導


布隆過濾器

昨天突然看到了一個布隆過濾器的介紹和一些用法,感覺很新奇,也很有意思,剛好趁着周末來寫一篇博客。

什么是布隆過濾器

布隆過濾器?難道是這個?E起來,然后阻擋地方的飛行道具並減少傷害?

NO!NO!NO!當然不是這個,一篇技術博客怎么會扯到游戲呢?來來來,讓我們先看一下布隆的E技能。

堅不可摧 E 消耗法力:30/35/40/45/50冷卻時間:18/16/14/12/10 布隆朝一個方向舉起盾牌,持續3/3.25/3.5/3.75/4秒,並使來自目標方向的第一次攻擊變得無效。布隆還將攔截敵方的飛行道具,並將它們摧毀,減少30/32.5/35/37.5/40%的后續傷害。在舉盾期間,布隆獲得10%移動速度加成。

首先,我們設想一個場景,在某次開發中,你被要求你的網站的用戶名不能重復,你應該怎么做?第一感覺當然就是將用戶名存到數據庫中間,然后當用戶注冊的時候,查看數據庫是否存在這個用戶名即可。可是,當你的網站用戶量很大的時候比如說一億,查詢數據庫毋庸置疑是一個耗時的操作,這個時候,你突然想到了哈希表,因為你知道哈希表的查詢時間復雜度是O(1),可是我們可以算一下,一個用戶名為四個漢字,一個漢字占用兩個字節(Unicode情況下),那么一共有八億個字節。一共占用763M的內存(這個里面不包括對象占用的空間,也不包括哈希表中浪費的空間),而實際情況占用的空間會比這個多得多。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個就是我們要講的布隆過濾器。首先我們以布隆的技能來形象的解釋下布隆過濾器的優缺點:

  • 並使來自目標方向的第一次攻擊變得無效:如果布隆過濾器判斷數據不存在則數據絕對不存在。
  • 布隆還將攔截敵方的飛行道具:這個就是布隆過濾器的特點,數據先經過布隆過濾器,查詢數據是否已經存在。如果布隆過濾器判斷用戶名不存在/或者存在,數據才能夠繼續向下走。
  • 減少30/32.5/35/37.5/40%的后續傷害:在前面的判斷中,可以判斷數據絕對不存在,但是如果判斷數據存在,則數據也可能不存在
  • 技能加點是不能取消的:布隆過濾器只能插入數據,而不能刪除數據。

原理簡介

布隆過濾器的原理和哈希表的原理有點類似,同樣需要使用hash函數,但是在布隆過濾器中,需要使用多個hash函數。布隆過濾器的原理還是比較簡單的。

我們有一個數組bitArray,對,就是一個位數組,長度位m。只存0和1那種。此時我們有一個key,和k個hash函數,因此我們可以得到k個key被hash過后的數。然后我們分別對hash過后的值取余(對m取余)得到x,然后將bitArray中x位置置為1。

原理圖片如下所示(圖片來源

在前面我們介紹過布隆過濾器如果判斷數據存在,實際上數據也可能不存在。如果將布隆過濾器應用於垃圾郵件過濾系統,則就會出現“寧可錯殺一千,也決不放過一個”的這種情況。那么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呢?實際上,這就和哈希表中哈希沖突的情況一樣,因為可能會出現兩個key值經過k個hash函數之后,取余之后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在布隆過濾器中可能會出現誤判,所以有一個概念叫做誤算率。

數學推導

上面我們知道布隆過濾器中,有一個誤算率,當然我們是想將誤判降低到最小(key的數量和數組bitArray的長度都是確定的)。so,讓我們用數學公式來推導一下。

首先我們有n個key,bitArray的長度位m,hash函數的個數是k,失誤率是p(一般很小),推導如下:

  1. 誤判的概率:

    如果hash函數足夠優秀(每一個key都等概率的分配到數組中的某一個位置)。對於一個hash函數來說,bitArray中某個位置被置1的概率是\(\frac{1}{m}\),則不被置1的概率是\(1-\frac{1}{m}\),因為我們有k個hash函數,所以在k個hash函數中,某個位置不被置1的概率是:

    \[(1-\frac{1}{m})^k \]

    因為插入了n個key,某個位置置1的概率是:(不被置1的概率是\((1-\frac{1}{m})^{kn}\)

    \[1-(1-\frac{1}{m})^{kn} \]

    如果我們此時去查詢某個key是否存在,出現誤判(也就是說在bitArray中k個位置都出現了1)的概率是:

    \[[1-(1-\frac{1}{m})^{kn}]^{k} \]

  2. 選擇最小的誤判概率:

    根據數學知識我們知道:

\[ lim_{x\rightarrow \infty}(1+\frac{1}{x})^{x} = e \\ 等價於:\\ lim_{a \rightarrow 0}(1+a)^{\frac{1}{a}} = e \\ \]

​ 所以:

\[[1-(1-\frac{1}{m})^{kn}]^{k} = [1-(1-\frac{1}{m})^{-m\frac{-kn}{m}}]^{k} = [1-e^{\frac{-kn}{m}}]^k \]

​ 然后令\(a=e^{\frac{-n}{m}}\) ,因此概率是:

\[f(k)=(1-a^{k})^k \]

我們需要求得便是\(f(k)\)的最小值。對\(f(k)\)進行變換求導:

\[\begin{align}&f(k) = (1-a^k)^k \\&lnf(k) = kln(1-a^k) \\&然后進行求導\\ &\frac{1}{f(k)}f'(k) = ln(1-a^k) - \frac{ka^klna}{1-a^k}\\&\because a=e^{\frac{-n}{m}} \\&\therefore a < 1\\&\therefore 0< f(k)=(1-a^{k})^k <1\\&令f'(k) = 0,則 ln(1-a^k) - \frac{ka^klna}{1-a^k} =0\\&\therefore (1-a^k)ln(1-a^k) = ka^klna = a^kln{a^k}\\&\therefore (1-a^k) = a^k \\&\therefore a^k = \frac{1}{2}\\&\therefore e^{\frac{-nk}{m}} = \frac{1}{2} \\&\therefore \frac{nk}{m} = ln2 \\&\therefore k = \frac{mln2}{n} = 0.7\frac{m}{n}\\&所以誤判率p是:\\&[1-e^{\frac{-kn}{m}}]^k = (1-e^{ln\frac{1}{2}})^{\frac{mln2}{n}} \\&=(\frac{1}{2})^{-ln2\frac{m}{n}}\\&≈0.6185^\frac{m}{n}&\end{align} \]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想讓誤判率一直維持穩定,那么則m和n要維持線性增加。當然,如果是其他變量保持不變,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進行求出。

空間占用情況

在這里我們可以很簡單的看出來,使用布隆過濾器之后,空間占用率還是蠻低的,還是以上面的例子舉例:有一億個用戶,在我們保證保證錯誤率位0.01%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大概19億位的空間來保存數據(大約是230M的空間)。其中需要的散列函數的個數\(k=13\)。相比前面還是節省了蠻多的空間。

markdown 寫數學公式還是蠻爽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