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對個人及生活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通貨膨脹會對個人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國際上通常認為,CPI指數若達到5%,一般可視為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居民生活最明顯的影響是物價上漲,我們可以通過居民個人的開支,來感受面臨物價上漲的情況

通貨膨脹會對個人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國際上通常認為,CPI指數若達到5%,一般可視為出現通貨膨脹。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總量”相對“物品總量”不斷增大的現象,粗略地說,就是貨幣“過多”的現象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通貨膨脹一般產生兩大重要后果:一是貨幣購買力下降,二是財富重新分配。這兩大后果對個人生活和經濟行為的影響都是非常直接的。

通貨膨脹是經濟增長最為危險的惡魔,這一公認的經濟增長的“惡魔”,既可能使中國經濟增長遭受重創,也可能促成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深層次改變

 

一、通貨膨脹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居民生活最明顯的影響是物價上漲,我們可以通過居民個人的開支,來感受面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面是一位居民2011年所感受到的通貨膨脹下的物價上漲:

“今天煤氣122元,一年前還是100元以下,還多收每罐4元的送費。兒女用車的90#油上漲到7.45,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瘦豬肉從去年10元一斤,今天是12元。草魚從8元漲到10元一斤。食用油漲價20%以上。大米每市斤漲5角,漲20%多。孫子的托費從每月800元漲到1000元。姜、蒜和蘋果還是貴,但蔬菜近來倒沒有漲價

葯價也漲了,小小的一袋棉花簽,從2元漲到3元。今天去葯店,金銀花15元人民幣的100克金銀花已漲至55元。川貝每10克4元竟漲到7元。中葯材價格整體呈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趨勢。據統計,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葯材中有84%漲價,其中28%漲幅超過51%,6%超過181%,2%超過300%。冬蟲夏草、阿膠、西洋參、太子參、三七、牛黃等品種漲幅居前。三七價格每斤漲了200塊,太子參價格是以前的5倍。”

 

二、通貨膨脹對個人經濟行為的影響

 

當發生通貨膨脹時,持有固定貨幣收入以及債權人遭受損失,而相反的對於非固定收入者及債務人都是受益者。這其中主要包括股票持有者,企業及國家。同時也使得我國的分配結構更加不平等,窮者更窮,富者更富。

對於個人在股票中的投資,通貨膨脹會使得短期內股票上漲,但隨着機構投資者的拋售,大多數的個人股票將會蒙受損失;對於房地產投資而言,膨脹會使得房地產產生大量的泡沫,房價虛高,市場失去理性。

對於黃金投資而言,在本幣膨脹時期投資黃金可使得個人資產得到一定程度保護和升值;對於個人信貸投資而言,在通貨膨脹時期,抵押資產的名義價值會增加,但貸款數額一定因此不能把升值的資產兌換成貨幣。

 

三、通貨膨脹會導致民眾購買力下降

我們都知道消費者購買商品時,要受到商品價格和收入水平兩方面的影響。當商品價格一定時,消費者收入越高,可購買的商品越多,所以獲得的效用越大、福利越好。

顯然,當面臨通貨膨脹時,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所能購買的商品的最大數量減少了,所以消費者的總體福利必然會減少。

譬如一個消費者一個月需要10單位的豬肉(豬肉價格為x)和20單位的菜(菜的價格為y)一共只需要10x+20y的支出。現在通貨膨脹帶動食品價格的上升了一倍。如果為了保持原來的生活水平的話,該消費者就要付出20x+40y的支出。

因為一般的話收入是一定的,該消費者增加了這個方面的支出必然會影響其他方面的支出,造成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的下降。如果因為價格上升,該消費者減少了對於肉和菜的購買的話,那么我們便可以說是其購買力下降了。

 

四、通過膨脹對個人收入的影響

 

通貨膨脹形成的物價上漲會造成收入的再分配。以工資或薪金為主要收入者,他們的工資的增長常常落后於物價的上漲,貨幣工資的增長,滯后的時延越長,則受通貨膨脹影響的損失越大。另外,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存在和實際的通貨膨脹發生,要求增加工資和實行增加工資的時間上,總是存在一定的間隔,工資增加總是滯后於通貨膨脹。

因此,總的說來,只要有通貨膨脹的存在,以工資、薪金為主要收入者,總會受到損害的。 而對於以利息和地租及其他租金為主要收入者來說,通貨膨脹后,由於利息、租金的調整也存在時延問題,使得以利息和租金為生的人,在通貨膨脹期間遭受損害。

至於以利潤為主要收入者,在通貨膨脹中,利潤因貨幣工資調整時延長短而受影響,貨幣工資調整的時間間隔越大,或者增長的相對減少,利潤增長得越多;反之,則利潤增長趨緩;當貨幣工資率與通貨膨脹率一致時,利潤不變。如果企業采用按成本利潤的定價方式.則利潤可以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因此,以利潤為收入者,在通貨膨脹中至少可以不受影響,如果因企業工資調整的滯后、舉債、產品銷售提價等因素,則可以大獲其利。總之,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的具體表現為:以工資和租金、利息為收入者,在通貨膨脹中會遭受損害;而以利潤為主要收入者,卻可能獲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