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的常用策略有:
1、基准測試
單用戶測試需要打開控制台,獲取Analysis結果()
2、並發測試
多用戶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事情或執行同一操作,針對同一業務(LR精確到毫秒),一般測試並發的數量與最大在線數的數量之比為(1:10)
並發測試是嚴格的測試,考查AUT承受瞬時壓力的能力
3、綜合場景測試:通過對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分析,對用戶的分布和使用頻率的分析,來構造系統綜合場景的測試模型,模擬不同的用戶執行不同的操作
多用戶,在線,所有用戶循環執行某些操作(一段時間),號稱能最大程度的模擬真實的生產場景,(不需要並發)
4、遞增測試
適用的場景:系統的登錄模塊有瓶頸(存在問題),但是要考察的測試點又不是登錄,則可以使用遞增的方式登錄,去測試需求中的測試點(如測試1000個在線用戶的查詢)
5、內存泄露測試
通過正常的性能測試,如果被測系統的內存曲線走勢不正常,則關注起相應的各項重要內存指標,通過對應的走勢確實是否發生了內存泄露,
內存泄露,(好比內存的空間被占用滿了,無法繼續分配使用)
6、數據容量測試
把大容量的數據添加到數據庫中的,觀察被測系統是否能夠正常運行
7、疲勞強度測試
對AUT在一定的(強度下)壓力下,對系統執行7*24小時的測試,(要進行該測試的比如銀行系統等)
考察疲勞強度測試時,要考察其平均響應時間,以及各台服務器的各項資源情況。
比如:集群 負載均衡、降低成本
8、極限測試
使用並發測試,在線測試的方法,測試出系統能夠承受的極限壓力(最大用戶數),或者系統能夠達到的最大處理能力(吞吐量),也可以用遞增測試的方法,對系統進行100用戶,200用戶 500用戶的測試(也成摸高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