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內容:語言活動:《假如我是爸爸媽媽》(談話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對爸爸媽媽的了解,主動參與談話。
2.能根據談話內容的角色和情境,調整自己的聲音、語氣和語調。
3.萌發愛媽媽爸爸的情感。
三、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熟悉爸爸媽媽說話的語氣、語調。
2.物質准備:用柵欄、小圓桌、小沙發等創設簡單的家庭場景,幼兒帶一張爸爸媽媽的照片來幼兒園。
四、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的話題。
1.引導語:這像什么地方的布置?你們最親密的家人是誰?
2.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最親密的家人——爸爸和媽媽。
(二)借助照片,自由談話。
1.提問:爸爸媽媽經常和你們做什么事情?說什么話?假如你們是爸爸媽媽,你們想和孩子做什么事?你們會怎樣對孩子說話呢?
2.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幼兒回憶關於爸爸媽媽的事,鼓勵幼兒主動參與談話。
(三)集中談話。
1.提問:爸爸媽媽經常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和你們說話,他們說話時經常會做什么動作?
2.啟發幼兒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談話的內容和情境,調整自己的聲音,語氣和語調。
3.提醒幼兒專心傾聽同伴的講話,了解別人說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說;鼓勵幼兒說和別人不一樣的內容。
(四)討論拓展談話的內容。
1.引導語:爸爸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會為孩子做許多事,你們還希望爸爸媽媽為你做什么?假如你們是爸爸媽媽,你們還會為孩子做一些什么特別的事情呢?
2.引導幼兒根據談話的內容和情境,調整自己的聲音、語氣和語調。
3.小結:今天,小朋友當了一回爸爸媽媽,而且是非常愛孩子的爸爸媽媽。你們能把爸爸媽媽扮演得這么像,說明你們非常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定也深深地愛着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請家長在家和幼兒玩角色互換的游戲,讓幼兒扮演爸爸愛媽媽等不同角色,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