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漏斗分析?
簡單來講,就是抽象出某個流程,觀察流程中每一步的轉化與流失。
漏斗的三個要素:
- 時間:特指漏斗的轉化周期,即為完成每一層漏斗所需時間的集合
- 節點:每一層漏斗,就是一個節點
- 流量:就是人群
對於時間來說:通常來講,一個漏斗的轉化周期越短越好。
對於節點來說:最核心的指標就是轉化率,計算公式為:轉化率 = 通過該層的流量/到達該層的流量。
對於流量來說:不同人群在同一個漏斗下的表現情況一定是不一樣的,比如淘寶的購物漏斗,男人和女人的轉化率不一樣,年輕人和老人的轉化率也不一樣。通過人群分類,我們可以快速查看特定人群的轉化率,更能清晰定位問題。
漏斗圖示例:
為什么要用漏斗分析?
如果只是計算總的轉化率,我們無法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應該去哪里改進。漏斗分析讓我們把每一個環節都清楚呈現出來,可以做到對數據一目了然。
漏斗模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AARRR模型:從用戶增長各階段入手,包括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用戶激活,Retention用戶留存,Revenue用戶產生收入,Refer自傳播。
2,消費漏斗模型:一般用於頁面結構和內容較為復雜的業務,從用戶內容消費和流量走向的角度,宏觀層面用於回答用戶消費什么內容,微觀層面則用於分析影響用戶消費的問題是什么。
3,電商漏斗模型:用戶購買商品的路徑,從瀏覽商品到支付訂單的每一個環節的轉化。
4,功能優化漏斗模型:漏斗分析也適用於產品功能的優化,從最終目標入手,拆分業務環節,提取和優化核心指標,從而提升整體功能的轉化率。
5,AIDMA模型:注意 → 興趣 → 欲望 → 記憶 → 行動(購買),適用於品牌營銷。
6,AISAS模型:注意-興趣-搜索-行動-分享,在AIDMA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用戶反饋的環節
漏斗分析的流程:
1,創建某個流程的漏斗(畫漏斗圖)
2,發現問題節點
3,對問題進行分析
4,數據對比並改進
5,驗證改進的效果
參考:http://www.woshipm.com/data-analysis/75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