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流程


數據分析師主要處理的幾種工作內容:

1,臨時性需求(專題分析):比如說監控到現有的指標出現了異常情況,需要通過數據分析去找原因

2,制作日常報表:日報,周報,月報,數據儀表板,等等

3,數據挖掘:比如通過做用戶分析(行為、設備、渠道、心理等等各種分析,例如:用戶路徑分析和轉化漏斗分析),做“用戶分層”,“用戶分群”,在此基礎上擁有較完整的“用戶畫像”,對用戶展開有針對性的運營活動,也就是進行精細化運營

4,戰略分析:公司下達了戰略目標或短期目標,需要通過數據分析看如何達成

5,產品優化:公司要對現有的運營模式或者某個產品進行評估,看是否需要進行調整或者優化

 

對於專題分析,其工作流程基本如下:

1,明確分析目的:了解產品/運營的需求,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有哪些關鍵指標,並和業務方確認指標的定義(統一口徑)。

 

所謂問題,就是現狀和期望之間的差距。這里需要判斷現在的狀況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比如說某商品銷售額下降了,如果該商品並不是公司的主打產品,對公司的收益未產生大的影響,那么這一現象就不是問題。相反,即使某商品銷售額上升了,但是公司投入的廣告費非常之多,與其銷售額不符,那么這個現象就是一個問題。又比如說,雖然某商品銷售額下降了,但是在可控的浮動范圍內,那它就不是問題。不是說數據稍微有些變動就需要進行分析,分析之前一定要確認這到底是不是一個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里摘抄一段這個階段可能遇到的情況:(摘自: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de7a5b1951eaf2c0475d960

業務確認環節是分析師顯示自身的專業能力的關鍵環節,也是分析任務成敗的首要關鍵步驟。由於需求方背景不同,對於數據認知能力也參差不齊。這里面會存在幾種可能:
  1. 業務方無法描述問題
  2. 業務方將很多問題混雜在一起
  3. 業務方清楚面臨的問題,但無法和數據進行映射
  4. 業務方清楚面臨的問題,提出了錯誤的數據需求
  5. 業務方無法預判可能的分析結果
對於 1 類需求方,專業技能不合格,會禍害上下游,fire 掉就可以了,絕對不可以手軟。
對於 2 類需求方,非常普遍,因為很多人並沒有經受過嚴格的系統化思維,分析師需要使用 MECE 原則幫助業務方梳理業務,在期間找到機會點。同時在梳理問題的同時,需要了解清楚什么是主要問題,什么是次要問題?什么是問題背后的問題?
對於第 3 類需求方,也相對普遍,一般企業是通過角色前置來緩解這個問題,通常這個前置的角色是產品經理,不過悲劇的是前置角色可能不合格,這時又需要分析師在~數據源確認~環節給出專業建議。
第 4 類業務方的問題和第 3 種很像,但需要單獨提出來,想像一下,對方提了一個錯誤的數據需求,但作為分析師的你居然漂亮地執行完成了……然后業務方不滿意,又提了一遍,可能還有第三遍……新手分析師應該沒少吃過這個啞巴虧。
對於第 5 類,我們實際上對業務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背后的邏輯有兩層:
  • 業務方是否游刃有余的掌控業務和數據之間的所有可能關系;
  • 如果有和預期一致的數據分析結果,那么接下來的行動方案是否值得執行。

 

2,假設問題出現的原因:這里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驗證型數據分析,也就是說可以事先假設問題出現的原因。還有一種是探索型數據分析,無法事先猜測問題可能出現的原因。

 

對於驗證型驗證型數據分析,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各維度(時間,內外部商品/服務,用戶:性別,年齡,地區,興趣廣泛度,新老客戶,會員非會員,交易方式。。,渠道,路徑等等)的KPI來提出假設。比如說這個月和上個月相比,公司沒有進行促銷活動,因此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新客戶人數的降低。如果通過比較未發現可能的原因,那么就需要進行探索型數據分析。大家知道,數據可以進行分析的方面太多了,如果不設限,那么數據分析可以一直深入下去,因此並不是說分析得越細越好,這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我們應該從最可能的地方入手,並隨時提出假設和進行驗證。

 

3,准備數據:查看需要哪些數據,然后獲取數據(爬蟲,文件,數據庫,數據倉庫,市場調查,公開出版物,等等),檢查所需的數據是否都有存儲,清洗數據(缺失值,異常值,重復值,規范化,去除無用的信息,增加新變量,合並數據集,數據類型變換,等等),抽樣,存儲。

 

4,分析數據:拆分指標(比如:GMV=流量*轉化率*客單價),比較各個影響因素,確定影響較大並且可調控的因素,用具體分析方法對關鍵方向進行分析,定位到問題所在。

 

5,對之前提出的假設進行驗證,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

 

6,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確定優先級。這里需要考慮解決方案的開發成本,時間限制,效果等因素。

 

7,總結並提出建議:制作數據分析報告---報告背景,報告目的,分析思路,正文(包括數據來源,分頁圖表等),結論和建議。

 

8,持續跟蹤:運營按照解決方案更新后,收集用戶反饋,不斷迭代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