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最近看了一篇關於邊緣計算的文章,是由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的碩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博士編寫的分析研究型文章
通過文章介紹,初步了解了邊緣計算的理念和開源平台。由於文章比較長,我也有一些體會,因此記錄/總結一下
原文
原文可以讀一下這篇文章
思考總結
文章對邊緣計算平台分為3類:
- 面向物聯網端的邊緣計算開源平台,主要解決驅動、服務轉發、簡單快速決策等基礎設施問題,讓某1個物體聯網。這里大量使用了第2代微服務Service Mesh的理念;
- 面向邊緣雲服務的邊緣計算開源平台,部署在網絡運營商的基站、小型數據中心等,由於基站/小型數據中心收集了附近所有物體的聯網數據,能給附近所有聯網的物體/設備低延遲的提供強大算力,比如:智慧城市里的紅綠燈;
- 面向雲邊融合的邊緣計算開源平台,主旨是為了有更好的雲計算/雲服務/AI應用,畢竟平台與配備了大量傳感器的設備之間的距離更近
目前AI、區塊鏈的熱度逐漸消退,而隨着5G的發展,邊緣計算的未來大有可為.畢竟目前雲計算的模式屬於中心計算,如果萬物互聯時代的海量數據的計算仍然按照原有的雲計算模式來運轉的話,很容易遇到算力瓶頸。因此,我認為將雲計算的中心計算【分布式】到邊緣計算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