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35---偷個懶,用UiPath錄制電腦操作過程,迅速實現流程自動化


​一、緣起

UiPath可以錄制你操作電腦的過程,從而實現自動化。

目前有點雞肋,因為有些操作過程無法錄制,例如:

  • 鍵盤快捷鍵

  • 修改鍵

  • 右鍵點擊

  • 鼠標懸停

即便如此,錄制功能有時候還是可以用一下,特別是入門者。

本文僅說理論,后續文章再說實踐。

 

二、關於錄制

https://studio.uipath.com/v2018.3/docs/about-recording

 

錄制是UiPath Studio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您在自動化業務流程時節省大量時間。此功能使您可以輕松捕獲用戶在屏幕上的操作並將其轉換為序列。

 

可以修改和參數化這些項目,以便您可以根據需要在許多其他進程中輕松地重放和重用它們。

 

您可以在錄制時突出顯示所有用戶界面元素,如下面的屏幕截圖所示,這樣您就可以確保選擇了正確的按鈕,字段或菜單。

與界面元素的交互在自動化中產生信息性屏幕截圖。通過從“ 選項”菜單中選擇相應的操作,可以更改,隱藏,刪除或以完整大小顯示這些內容。

 

所有屏幕截圖都會自動保存為.png與項目位於同一位置的文件,位於名為“.screenshot”的單獨文件夾中。默認情況下,路徑為:C:\Users\your_user_name\Documents\UiPath\your_project_name\.screenshots。

無論選擇何種類型的錄制,一些動作都是可錄制的,有些目前無法錄制。

可以錄制的:

  • 左鍵單擊按鈕,復選框,下拉列表和其他GUI元素

  • 文字輸入

目前無法錄制:

  • 鍵盤快捷鍵

  • 修改鍵

  • 右鍵點擊

  • 鼠標懸停

注意:

如果在不重新啟動計算機的情況下更改顯示設置,則無法正確識別元素。

三、錄制類型

https://studio.uipath.com/v2018.3/docs/about-recording-types

UiPath Studio中有四種類型的錄制:

  • 基本 - 為每個活動生成完整選擇器而不生成容器,生成的自動化比使用容器的自動化慢,適用於單個活動。

  • 桌面 - 適用於所有類型的桌面應用程序和多個操作; 它比基本記錄器更快,並生成一個容器(帶有頂層窗口的選擇器),其中包含活動,以及每個活動的部分選擇器。

  • Web - 專為在Web應用程序和瀏覽器中錄制而設計,生成容器並默認使用Simulate Type / Click輸入法。

注意:

建議在Internet Explorer 11及更高版本,Mozilla Firefox 50或更高版本或最新版本的Google Chrome上運行Web自動化。

  • Citrix - 用於記錄虛擬化環境(VNC,虛擬機,Citrix等)或SAP,僅允許圖像,文本和鍵盤自動化,並且需要明確定位。

要查看所有可用的錄制類型並選擇最適合您項目的錄制類型,請單擊“ 設計”功能區選項卡的“ 向導”組中的“ 錄制”。

下拉框中,選擇不同類型,顯示下面對應的界面:

在桌面,基本和網頁記錄工具欄十分相似,使您可以:

  • 自動記錄在屏幕上執行的多個操作

  • 手動記錄單個操作,例如:

    • 啟動或關閉應用程序或Web瀏覽器

    • 單擊界面元素

    • 從下拉列表中選擇一個選項

    • 選中一個復選框

    • 模擬擊鍵或鍵盤快捷鍵

    • 從界面元素復制文本或執行屏幕抓取

    • 尋找元素或等待它們消失

    • 尋找圖像

    • 激活一個窗口

Citrix記錄欄,您可以:

  • 單擊圖像或文本

  • 模擬擊鍵或熱鍵

  • 從窗口中選擇並復制文本

  • 取得界面元素文本

  • 尋找元素或等待它們消失

  • 查找圖像或等待它消失

  • 激活一個窗口

注意:

所述的Citrix記錄工具欄僅支持手動記錄(單操作)。

 

要確定您是否應在項目中使用自動或手動錄制,您應該更好地理解錄制類型與其功能之間的差異。


自動記錄器:

  • 左鍵單擊窗口,按鈕,復選框,下拉列表等。

  • 文字輸入

手動記錄器:

  • 鍵盤快捷鍵

  • 修改鍵

  • 右鍵點擊

  • 鼠標懸停

  • 獲取文字

  • 查找元素和圖像

  • 復制到剪貼板

錄制時可以使用的鍵盤快捷鍵:

  • F2 - 暫停3秒。倒數計時器顯示在屏幕的左下角。對於自動隱藏的菜單非常有用。

  • Esc - 退出自動或手動錄制。如果再次按Esc鍵,錄制將保存為序列,然后返回主視圖。

  • 右鍵單擊 - 退出錄制。

 

(正文結束)

 

附1:關於本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名稱:柴班說

歡迎轉載與分享,也請注明出處。

附2:關於本文作者

微信號:chaijw

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可以與作者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