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企業中台戰略


《長安十二時辰》上線短短幾天,就口碑爆棚!

這部講述24小時內

拯救長安乃至整個大唐存亡的作品

畫面精美、劇情緊湊、表現精彩

劇中“望樓”、“靖安司”、“沙盤”、“大案牘術”等

極具現代思維的設置也引發了廣泛討論

來源:《長安十二時辰》

當劇中這些輔助查案的

“硬核科技”逐一登場時

amazing!

竟和現代的「數據中台」有異曲同工之妙

 

神奇望樓:數據采集傳輸

 

望樓是八丈高的瞭望塔

星羅棋布的安置於長安城中

樓與樓間靠旗語、鼓聲或燈火光來傳遞信息

依靠這一體系

坐鎮靖安司大望樓

便可掌握長安城各方面的實時數據

所有數據每日實時更新,結構化歸檔入庫

便可統一遙控調度全城的城防力量

 

靖安司:數據資產管理

 

靖安司坐擁王朝大數據中心

長安城第一情報局

通過各地眼線、大批書吏

收集匯總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監等機密要件

形成強大的數據資產庫

通過海量的數據處理

提供決策支持,預測趨勢

 

長安沙盤:數據可視化

 

靖安司內不但有龐大的數據庫

還有長安 3D 地圖——長安城沙盤

該沙盤包含長安 108 坊和 25 條大街

結合望樓體系

靖安司的人就好比擁有了

一個可以鳥瞰全長安的無人機

隨時可以了解被追蹤目標當下的位置

從而做出及時的指揮調度

 

大案牘術:數據算法模型

 

“大案牘術”是徐賓獨創的一套算法

根據大唐卷宗案牘中記錄的各種數字

就可以准確推斷真相、預測未來

數字才可揭示世間真相

數字之法則

才是放之寰宇皆准的法則

 

看了“硬核科技”與“數據中台”的巧妙聯系,驚覺在中國歷史上,雖然沒有成熟的大數據技術運用,但已經有了數據歸集的意識和大數據思維。類似“望樓”、“靖安司”、“沙盤”、“大案牘術”的模式應用,在古時早已展露數據中台的雛形。

 

反觀劇中,因為權貴勛爵的干預,或是基層賬籍工作者的懈怠,以致許多數據采集記錄缺失、失實。從小處看只是無傷大雅的失誤,但當這些數據匯集並成為決策的基礎時,就有可能導致結果和決策的偏差。

 

數據采集是進行大數據分析的前提。而這些數據靠人工收集,肯定是不靠譜的。依靠IOT技術和視覺算法的進步,最終會通過智能端來自動化獲取數據。

 

另外,要使用這些數據,光有視覺算法和智能端也不行,要有雲來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並且最終通過AI算法來賦能業務增長生意。

 

DT時代,我們相信中台戰略是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必然選擇,而未來的數據中台一定是「AI驅動的數據中台」,這個中台包括「計算平台+算法模型+智能硬件」,不僅要在端上具備視覺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還要能通過Face ID,幫助企業去打通業務數據,最終建立線上線下觸達和服務消費者的能力。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