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用一個具體例子來解釋什么是控制圖。 假設現在工廠需要生成直徑為1000mm (允許偏差為振幅4個標准差,即:±4mm)的螺絲釘。我們要如何保證生成過程的質量呢?
這時候我們應該對生成出來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查,並且把檢查的數據通過控制圖繪制出來,以查看並確定質量情況。
本文重點是簡述控制圖的要素及其原因。
1. 上下規格線與4個標准差
首先畫一個縱軸,在縱軸上繪制中點繪制出1000個均值線(最理想的情況)。接這在1004(1000+4mm)這里繪制出上規格線,再在996(1000-4mm)出繪制出下規格線。
這里1個標准差$ \sigma=1mm$, 因此上下規格線距離均值線是4個標准差($4\sigma$)
只要產品的尺寸落在規格線之內的產品,在工藝上是合格的產品。但是我們這里是要做質量檢查的,如果檢查出來的產品雖然落在規格線之內,但是距離均值線很遠,說明產品質量可能面臨一定風險,一不留神生成的產品就突破了規格線。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更穩定更有把握的質量控制標准。這時候就需引入控制線來控制產品的品質。
2. 控制線
控制線
位於規格線
內側,距離均值
各三倍標准差的位置。也就是說控制線比規格線更嚴格。
3. 質量不合格的3種情況
那么如果出現以下3種情況,說明質量出了問題,必須要停工查找原因以解決問題。
3.1 連續7點位於均值一側
當產品最終質量的數據連續7點都位於均值的一側
3.2 連續7點呈單調上升或下降的趨勢
單調上線/下降意思是產品出現越來越大/小的趨勢,這時候哪怕點數是分布在均值兩側,也是不行,也必須停工查找原因。
3.3 數據出現在控制線
之外
當數據出現在控制線
之外也是不允許,因為如果出現在控制線之外不停工檢查原因並處理,很可能接下來你的產品就尺寸就會出現在規格線之外了。
4. 相關習題
1): 項目已按時執行,項目經理現在必須確保可交付成果符合客戶驗收的質量標准。項目經理應使用什么工具或技術?A project has been executed on time,and the project manager must now ensure that the deliverables conform to quality standards for customer acceptance. What tool or technique should the project manager use?
A:A.控制圖 Control chart / B:B.散點圖 Scatter diagram / C:C.帕累托圖 Pareto diagram / D:D.直方圖 Histogram
參考答案:A 解析:標准參考答案應該是檢查,選項沒有檢查,也沒有抽樣統計,可以選控制圖,因為控制圖中有規格線,可以檢查可交付成果是否合格。
在過去十個月,在項目實施階段出現了大量缺陷。新缺陷數量每個月都不同。項目經理應該參考下列哪一項來確定這些缺陷的趨勢?(Over the past ten months, a lot of defects have occurred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hase. The number of new defects varies from month to mont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tems should the project manager refer to to determine the trend of such defects?)
A:A.控制圖 Control chart
B:B.散點圖 Scatter Diagram
C:C.流程圖 Flow Chart
D:D.統計抽樣 Statistical Sampling
參考答案:A 解析:控制圖的橫軸是時間,可以描述趨勢並進行相關分析。 (散點圖是展示相關性(強相關性、弱相關性、非相關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