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命令詳解


介紹

Ping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統下的一個命令。ping也屬於一個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檢查網絡是否連通,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分析和判定網絡故障。

用法

很多時候大家都只單獨ping 加IP地址,驗證本機到目的IP地址之間的網絡是否連通,其實加上一些參數會獲得不一樣的結果。

C:\Users\Panda.Li>ping /?

用法: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R] [-S srcaddr] [-4] [-6] target_name

選項:

-t -t Ping 指定的主機,直到停止;若要查看統計信息並繼續操作 - 請鍵入 Control-Break;若要停止 - 請鍵入 Control-C   
-a -a 將地址解析成主機名
-n count      要發送的回顯請求數
-l size  發送緩沖區大小
-f  在數據包中設置“不分段”標志(僅適用於 IPv4)
-i TTL 生存時間
-v TOS 服務類型(僅適用於 IPv4。該設置已不贊成使用,且對 IP 標頭中的服務字段類型沒有任何影響)              
-r count  記錄計數躍點的路由(僅適用於 IPv4)
-s count  計數躍點的時間戳(僅適用於 IPv4)
-j host-list  與主機列表一起的松散源路由(僅適用於 IPv4)
-k host-list  與主機列表一起的嚴格源路由(僅適用於 IPv4)
-w timeout 等待每次回復的超時時間(毫秒)
-R      同樣使用路由標頭測試反向路由(僅適用於 IPv6)
-S srcaddr  要使用的源地址
-4 -強制使用 IPv4
-6  強制使用 IPv6



1、ping -t 目標主機IP地址

機房的環境有多噪音大家都明白,還有大家也知道在機房呆的時間不宜過長。所以一般我們都有自己的辦公室,然后都能遠程到服務器,服務器重啟時間一般都要10分鍾甚至更久,這個時候一般我都是開着DOS窗口,打上一行命令"ping -t 服務器IP地址",然后看着一行“來自 回復: 無法訪問目標主機。”直到ping通說明服務器重啟成功,無需再進機房

此時終止ping命令方法:Ctrl+C或者直接關閉窗口

2、ping -a 目標主機IP地址 

可以返回主機名。有些單位沒有做電腦資產登記表,知道IP地址不一定知道此時的電腦處在何處。可以通過這個命令查看到主機名,從而快速找到機主

3、ping -n 目標主機IP地址

有些時候只是測試連通性,ping一兩次就夠了。剩下的兩次ping會提高工作效率。ping -n 2 192.168.2.1

4、ping -l 目標主機IP地址

在默認的情況下windows的ping發送的數據包大小為32byte,也可以自己定義大小,這個自定義功能有時候可以強大到使得目標主機宕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