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
用法: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R] [-S srcaddr] [-c compartment] [-p]
[-4] [-6] target_name
選項:
-t Ping 指定的主機,直到停止。
若要查看統計信息並繼續操作,請鍵入 Ctrl+Break;
若要停止,請鍵入 Ctrl+C。
-a 將地址解析為主機名。
-n count 要發送的回顯請求數。
-l size 發送緩沖區大小。
-f 在數據包中設置“不分段”標記(僅適用於 IPv4)。
-i TTL 生存時間。
-v TOS 服務類型(僅適用於 IPv4。該設置已被棄用,
對 IP 標頭中的服務類型字段沒有任何
影響)。
-r count 記錄計數躍點的路由(僅適用於 IPv4)。
-s count 計數躍點的時間戳(僅適用於 IPv4)。
-j host-list 與主機列表一起使用的松散源路由(僅適用於 IPv4)。
-k host-list 與主機列表一起使用的嚴格源路由(僅適用於 IPv4)。
-w timeout 等待每次回復的超時時間(毫秒)。
-R 同樣使用路由標頭測試反向路由(僅適用於 IPv6)。
根據 RFC 5095,已棄用此路由標頭。
如果使用此標頭,某些系統可能丟棄
回顯請求。
-S srcaddr 要使用的源地址。
-c compartment 路由隔離艙標識符。
-p Ping Hyper-V 網絡虛擬化提供程序地址。
-4 強制使用 IPv4。
-6 強制使用 IPv6。
華為:
<1-255>遠程系統的IP地址或主機名
-a 選擇源IP地址,默認為源IP地址輸出接口
-c 指定發送的echo請求的個數,默認為5
-d 指定正在使用的套接字上的SO_DEBUG選項
-f 在數據包中設置不分片標志(僅ipv4)
-h 指定要發送的echo請求的TTL值,默認為255
-i 選擇發送數據包的接口
-m 等待發送下一個數據包的時間(以毫秒為單位)默認是500毫秒
-n 僅支持數字輸出。不會嘗試查找主機符號名稱的地址
-name顯示目的地址的主機名
-p 不超過8個(pad)十六進制字符發送數據包。例如-p f2將用f填充發送的數據包和2重復
q 安靜的輸出。除了在的摘要行之外,什么也不顯示啟動時間和完成時間
- r 記錄的路線。元素中包含RECORD_ROUTE選項ECHO_REQUEST報文,並顯示路由
-s 指定要發送的數據字節數,默認為56字節
-si 將指定的接口設置為ping的源接口包
-system-time顯示echo request報文發送時間
-t Timeout(以毫秒為單位等待每個應答),默認為2000毫秒
-tos為發送的echo請求指定TOS值,默認為0
- v 詳細的輸出。除ECHO_RESPONSE外的ICMP報文列出了
-vpn-instance指定MPLS VPN的VPN- in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