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 http://tecdat.cn/?p=3825
互聯網+下不同時空如何建立合適的指標分析出租車“供求匹配”的程度?由於出租車供求匹配,以及一系列的補貼方案涉及到可行性的問題,我們采用出租車軌跡數據做出相應的解答。
出租車上下客高峰期
查看不同城市的出租車上下客高峰期的時間段。從深圳市的上下車比例來看,凌晨左右有一定的客流量,到6點之前是客流量的低谷。到早上9點左右出現了客流量的早高峰。到12點人流量逐漸減少。然后到晚上7點,又迎來客流的一個高峰。從總的趨勢來看,可以發現晚上10點的時候深圳市的客流是最多。
從成都市的客流變化趨勢來看可以發現中午11點迎來客流的高峰,十一點之后客流量逐漸減少,到下午3點的時候,又迎來客流的一個高峰。在下午3點以后,客流量逐漸減少。
將成都市的客流量和深圳市的客流量相比較,可以發現,深圳市的客流量變化較大,並且有凌晨的班車,而是成都市的班車從早上6點開始。因此,可以看出,兩個城市的交通環境存在一定的差別。
凌晨停靠的位置
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點,代表不同的出租車數量,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少,顏色越淺,代表數量越多,從上面的地圖上我們可以發現,在深圳市中大部分的出租車停靠在西北方向。而少部分的出租車停靠在深圳市的南部。
分析不同時空出租車資源的“供求匹配”程度
根據出租車GPS數據中經緯度將所有樣本出租車按照區域分類,若不同區域的出租車數據量差異很大,選擇前三個數據量大的區域
總體來看,出租車資源供大於求,能夠滿足人們出行需要,但在部分地區、部分時段仍存在供求矛盾。對地區而言,b區和d區的供求匹配度變化范圍不大,c區的供求匹配度變化范圍較大,可以認為c區供求匹配程度差,時段對c區供求關系影響大。對時段而言,在第4至第6個時間段(3點至6點)供求匹配度遠高於其他時段,可以認為這段時間為低谷期,出租車資源供遠大於求,供給匹配程度差,在第8至第10個時間段(7點至10點)、第12至15個時間段(11點至15點)和第17至第19個時間段(16點至19點)匹配度較低,可認為這些時間段為高峰期,出租車資源供不應求,這些時間段亦為上班高峰期,符合實際情況,其余時間段供求匹配度變化不明顯,視為正常水平期。
“供求匹配”程度的分析結果可見,不同時期的出租車資源供求變化並不一定遵循時間呈現固定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