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對同一個系統功能的測試,三端所測的業務流程是一樣的
二,一般情況下手機端和PC端都對應一套后台服務,比如說筆者公司所開發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整個平台做了分布式服務架構,后台服務包括用戶服務、交易服務、產品服務等。PC和手機端測試以上三個流程時,調用的都是同一個后台服務。(注:也有一些功能,比如PC與手機端展示不一致,或者有什么特殊處理,這樣情況下后台會寫兩套不同的接口來處理對應的業務需求)
不同之處
一,測試平台(容器)不同:
pc項目都是在電腦上進行測試的:常見的PC項目架構有BS架構和CS架構的,BS架構就是通過瀏覽器(browser)請求后台服務(server),后台返回到響應內容顯示在瀏覽器上,常見BS架構的項目有天貓、京東等瀏覽器輸入地址就可以訪問。CS架構的項目比如QQ、微信等,需要在電腦下載客戶端(client),客戶端與后台服務器(server)進行數據傳輸交互。基於以上信息,PC端測試都是在電腦上,要么是在瀏覽器上測試要么安裝對應客戶端。平台都是電腦
app測試平台分為安卓和IOS端:安卓測試需要在安卓手機上安裝開發提供的apk測試包;IOS測試需要將手機UUID提供給開發安裝ipa測試包進行測試
H5測試就是測試HTML5頁面:在PC或者手機瀏覽器都可以直接訪問H5頁面
二,兼容性測試不同:
基於以上測試平台的不同,三端的兼容性也不一樣。
PC的兼容性主要包括各瀏覽器和不同操作系統,目前筆者所經歷的公司主要測試了不同主流版本瀏覽器的兼容性,還未涉及操作系統層面
APP的兼容性包含安卓和IOS不同機型,不同版本,不同屏幕都要適配
H5的兼容性主要測試手機端的不同瀏覽器的兼容性
三,系統架構不一樣
PC和H5端項目尤其是WEB項目對應一個后台服務,所有客戶訪問的都是同一個后台。上線測試時,直接訪問線上地址測試即可
APP測試雖然對應了一個后台,但是不同的用戶可能下載了不同版本的客戶端,上線測試時,需要兼容每個版本的測試。
四,發布流程不同:
PC端每次更新發布,需要將測試通過的包替換線上包,重啟服務后立刻生效,訪問的就是最新的環境
H5由於是一些html5網站發布上線后無需重啟即可訪問
APP端需要向應用市場發布,安卓發布的市場有很多,應用寶、豌豆莢、應用商店等每個應用都需要單獨審核;IOS端應用比較單一就是appstore。從提交、審核到發布會有幾天的時間間隔,開發的應用包不會立刻發布。
五,專項測試
除以上不同外,app端還有一些專項測試:
性能方面:響應時間、流量測試和耗電量測試
安裝測試(PC端web項目不用測試,CS架構的也需要考慮)
交叉測試:就是在操作某個軟件的時候,來電話、來短信,電量不足提示等外部事件
操作類型:手勢測試、橫屏豎屏
網絡測試:包含弱網和網絡切換測試,重點要考慮回退和刷新是否會造成二次提交。弱網絡的模擬,據說可以用360wifi實現設置。
升級測試:升級測試的提醒機制,升級取消是否會影響原有功能的使用,升級后用戶數據是否被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