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參考模型、TCP/IP生產模型、5層結構學習網絡模型。
實際的企業生產中並沒有使用OSI標准模型的,TCP/IP模型是實際生產中使用的網絡架構,5層網絡模型是為方便學習而創建的。
直接上圖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制定的一個用於計算機或通信系統間互聯的標准體系,一般稱為OSI參考模型或七層模型。
由上而下分別為:
應用層:
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解決最終通信雙方數據傳輸問題,即不同結點上兩個對應應用進程之間的通信。
協議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等。
表示層:
定義數據格式以及加密。(在五層模型里面已經合並到了應用層)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會話層
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終止一個會話。(在五層模型里面已經合並到了應用層)
對應主機進程,指本地主機與遠程主機正在進行的會話。
傳輸層
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端口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
協議有:TCP UDP等,數據包一旦離開網卡即進入網絡傳輸層。
網絡層
進行邏輯地址尋址,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路徑選擇。(路由選擇)
協議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數據鏈路層
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件地址尋址、差錯校驗等功能。(由底層網絡定義協議,ATM,FDDI等)
將比特組合成字節進而組合成幀,用MAC地址訪問介質,能錯誤發現但不能糾正。
物理層
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由底層網絡定義協議,RJ45,802.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