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行程智能推薦系統架構漫談


這兩天 我們准備了軟件杯旅客形成智能推薦系統的題目,其實這個題目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很難,主要用到的算法無非是迪傑斯特拉算法,還有協同過濾算法。

對於這個系統的架構進行分析:

1.編寫目的:

為明確軟件需求、安排項目規划與進度、組織軟件開發與測試。保證軟件開發的質量、需求的完整與可追溯性以保證業務需求提出者與需求分析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及其也相關利益人對需求達成共識,去開發一套智能化查詢系統,支持民航航班、鐵路運輸、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組合,考慮不同旅客類型(商務旅客、個人出行、家庭出游等)的旅客偏好,按照旅行時間最短、總體花費最少、舒適度最高等多種影響行程方案選擇的方式,為旅客提供最優的行程推薦服務。

 

系統用例圖:

 

 

需求結構二維表:

 

功能

質量

約束

業務級需求

普通用戶

Ÿ 得到最優行程路線

Ÿ查詢效率高

Ÿ推薦路線最優

Ÿ使用生命周期長

Ÿ支持多用戶查詢請求

業務環境約束  

Ÿ交通方式繁多

Ÿ 交通路線會隨着時間會被修改

Ÿ支持多種交通工具的組合

Ÿ時間不同,道路情況不同(一天中的早高峰,節假日人流量大)

用戶級需求

用戶

Ÿ 普通用戶

Ÿ 系統管理員  

Ÿ與用戶交互的前端要友好、方面,易於使用。易用性

Ÿ高性能

Ÿ可移植性

使用環境約束

Ÿ分布式的使用要求

Ÿ旅客類型不同,旅客偏好不同

Ÿ最優需求不同(按照旅行時間最短、總體花費最少、舒適度最高等多種影響推薦最優路線)

開發級需求

 

Ÿ結構可擴展性

Ÿ可重用性

開發環境約束

Ÿ   人員水平不一

Ÿ   降低重復開發的工作量

 

一.分析約束影響:

業務級需求的影響:例如:交通方式繁多,交通路線會隨着時間會被修改,時間不同,道路情況不同。要實現最有路線推薦就要有對道路的統一監管——系統管理員。

用戶級需求的影響:例如:旅客類型不同,旅客偏好不同;最優需求不同(按照旅行時間最短、總體花費最少、舒適度最高等多種影響推薦最優路線)

二.確定關鍵質量:

可用性:實時應用軟件需要減少軟件出現故障概率。

可修改性:交通工具及交通環境為不可控因素,軟件需要修改以適應。

性能:旅行推薦系統需要實時快速便捷。

易用性:軟件面向全部年齡段用戶,需要簡潔易用

可移植性:軟件需要同時有移動端和PC端。

 

三.確定關鍵功能:

核心功能:根據用戶出發地目的地推薦最優路線。

必做功能:交通信息錄入修改,算法路線推薦功能。

高風險功能:無

獨特功能:推薦最短時間路線,最短路程路線,最經濟路線。結合多種交通工具的組合共同選擇出可以中途換乘的最優路線。

繪制魯棒圖:

 

擴展性需求:

系統建設采用先進的成熟技術,建立嚴密、體系化的系統管理、應用平台,應具有良好的分層設計,整體系統擴充性能良好,能夠根據業務的發展或變更,在保持現有業務處理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具有持續擴充功能、適度變化的能力。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