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這十年-中國在崛起


我工作這十年-世界在變化的姊妹篇。

中國移動網絡發展

剛畢業(2008)的時候,中國剛開始推行3g,聯通和電信靠這個噱頭搶了好多移動用戶,甚至一些門戶都用3g作為域名,h5編程開始興起。那時候,手機有100M流量,簡直就是巨量了。要知道,當時的寬帶,普通家庭最大帶寬也就1Mb。想想當初,每月30M的流量,記得好像持續用了好幾年。不過3g也就一兩年,中國移動使用4g反超。到現在隨便一個家庭寬帶都在 100M,隨便一個套餐,手機流量都在好幾個G,手機也能看視頻,電影,真是比以前方便多了。也正是因為手機流量費的降低,促進了移動支付,移動辦公的極大發展。中國因此在移動支付世界領先,中國支付寶,微信開始出海。

微信接棒qq

作為70,80后,最早接觸的網絡工具估計都是qq。這十年在聊天工具中崛起一個新物種,那就是微信。短時間內反超qq,現在微信月活躍數達10億,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微信賬號了。我工作的前幾年,大家工作溝通主要靠qq,因此qq好友不斷增加,到現在,我的qq好友80%也都是同事,但自從2016年之后,企業用戶開始使用釘釘和企業微信。雖然qq在月活上面不及微信,但是qq的 用戶基數還是相當大,像我這樣的80后,手機上兩個軟件還是都有的,只是用qq的機會少了而已。想當初,新浪uc,微軟msn,都是qq的競爭對手。小米的米聊也是微信的很大競爭對手,當時給了騰訊很大壓力。其實這十年一直有人在挑戰騰訊,連阿里都推出過來往跟微信競爭。

小米

想當初,小米第一款手機發布之前,就已經造勢了將近一年。以社區+發燒為主打概念,加上發售搶購,確實讓小米迅速的火了一把。小米的崛起,在一定意義上扭轉了國外品牌在手機領域的壟斷形象,讓國人重新開始重視中國制造,開始接受中國貨。在小米之前,我們買手機通常沒得選,只能買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也可以選什么天宇,波導等非常小的品牌)。但是你看看現在,華為,小米,vivo,oppo,魅族,說到智能機,似乎只有蘋果和國產手機。

互聯網

說到互聯網,在2008年畢業的時候,概念還不是很突出。當時即便在阿里,工資也不算很高。我接觸互聯網公司比較晚,但據獵頭和人力那邊說,是人人網把互聯網概念炒的很熱,人才搞的很貴。雖然人人網在這十年就已經自生自滅,但是他對互聯網的貢獻如此說來可謂不小。作為傳統軟件企業,一個普通軟件工程師工資還在4-5000的時候,人人網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的工作已經達到8000-1000。BAT等企業也因為和人人網爭奪人才,不斷的把互聯網人才的待遇提升。不過最近幾年,互聯網和傳統軟件企業的待遇又在不斷的縮小。總體來說,互聯網企業開發的待遇還是比傳統企業要高一些;

 

 

中國在這十年也有好多企業走了下坡路

聯想,曾經中國的驕傲,把IBM的業務都給收了。現在卻江河日下,在手機行業也沒有取得突破。

百度,曾經比肩騰訊和阿里,現在市值與美團差不多,已經嚴重脫伍。

樂視,曾經創業板的一哥,沒幾年便從互聯網陣營掉落。

 

 

好了,寫了兩天,有點累了,期待下一個十年,中國登上世界舞台。

 

手動推薦,你可能也需要了解:

解密httpclient,dbcp,jedis,c3p0,druid,okhttp都在使用的連接池技術

做支付遇到的HttpClient大坑

 

 十年老兵,寫有深度的技術博客,微信公眾號“猿界汪汪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