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列表:
s=list('abcdefg')
現在因為某種原因我們需要從s中踢出一些不需要的元素,方便起見這里直接以踢出所有元素的循環代替:
for e in s:
s.remove(e)
結果卻是:
In [3]: s
Out[3]: ['b', 'd', 'f']
多次示例后發現,這種remove方式保持着隔1刪1的規律。
那么改一下代碼看看出了什么問題:
In [14]: i=0 In [15]: for e in s: ...: print("第"+str(i)+"次循環刪前:s=",s) ...: print(e) ...: s.remove(e) ...: print("第"+str(i)+"次循環刪后:s=",s) ...: i=i+1

可以看到第1次循環時e的賦值跳過‘b’直接變成了‘c’,鑒於不太清楚底層內存分配和計數的原理,只能做以下推測:
第0次循環后s的因為remove了‘a’導致長度減小了1,第1次循環時依然按s[1]給e賦值,可惜此時s=['b','c','d','e','f','g'],導致e=s[1]=‘c’,這樣就跳過了‘b’。
在其他語言中可能也會有這樣的陷阱,在Python中應避免在遍歷序列時直接刪除序列的元素,這里有一個替代的辦法,我們可以遍歷s的一個copy:
# s[0:]替換成s.copy()也可以
for e in s[0:]:
s.remov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