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計算機原理結構,及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1、計算機組成原理結構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入門和底層層面的第一課程,在硬件和軟件之間需要一座橋梁,而“計算機組成原理”就扮演了這角色,它既隔離了軟件和硬件,也提供了讓軟件無需關心硬件,就能直接操硬件的接口。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一個入門的計算機結構體系,如圖

計算機應用程序(即應用軟件)是運行計算機體系結構只上的,即系統軟件之上,包含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而系統軟件又是依賴於計算機的硬件部分:計算機組成,包括CPU/GPU、內存/硬盤、顯示器/鍵盤,等硬件。

學習資料有:

Coursera 上北京大學的《計算機組成》開放課程,圖靈獎獲作者《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 / 軟件接口》

2、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計算機硬件:CPU,所有的計算都是有CPU完成的;

      內存(Memory):打開的瀏覽器、運行的游戲、都要加載到內存中才能由cpu運行,程序讀取的數據、計算得到的結果,也都要放在內存里。

      主板(Motherboard):存放在內存里的程序和數據,需要被 CPU 讀取,CPU 計算完之后,還要把數據寫回到內存中,而CPU和內存的連接就是通過主板(Motherboard)實現的;

        主板的芯片組(Chipset)和總線(Bus)解決了 CPU和內存之間如何通信的問題。芯片組控制了數據傳輸的流轉,也就是數據從哪里到哪里的問題。總線則是實際數據傳輸的高速公路。因

        此,總線速度(Bus Speed)決定了數據能傳輸得多快。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也叫存儲程序計算機

      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可編程,一個是存儲計算機

      任何一台計算機的任何一個部件都可以歸到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中,而所有的現代計算機也都是基於這個基礎.架構來設計開發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