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在了解了一些性能測試的基本概念之后,就需要研究一下性能測試曲線模型,從而加深理解。
正文:
先上圖,一切都圍繞這張圖進行學習:
性能測試曲線模型是一條隨着測試時間不斷變化的曲線,與服務器資源,用戶數或其他的性能指標密切相關的曲線。
一般的性能測試曲線圖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light load(輕壓力區),heavy load(重壓力區)和 Buckle Zone。
圖中的三條曲線,分別代表:Utilization(資源利用率,指軟硬件資源),Throughput(吞吐量,即單位時間內處理請求的數量),Response Time(響應時間)。
圖中坐標軸的橫軸從左到右表示並發用戶數(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的不斷增長。
分析:
資源利用率在第一區域穩定增長,在第二區域小幅增長,在第三區域呈直線,表示飽和。
響應時間隨着並發用戶數的增加,在前兩個區域基本平穩,小幅遞增,在第三個區域急速遞增,產生拐點。
同時,吞吐量隨着並發用戶數的增加,請求增加,在第一區域基本穩定上升,在第二區域處理達到頂點,隨后開始下降。
當系統的負載等於最佳並發用戶數時,整體效率最高,也沒有資源被浪費,用戶也不需要等待;當系統負載處於最佳並發用戶數和最大用戶並發數之間時,系統可以繼續工作但用戶的等待時間延長;當系統負載大於最大並發用戶數時,用戶滿意度基本為零,甚至放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