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評審


測 試 組 內 評 審

1、用例描述是否清晰:比如看到用例標題就能明白這條用例測試的是什么(而不是直到看到期望結果才明白這條用例的目的), 執行步驟和期望輸出是否有歧義。

2、操作步驟是否有可執行性:

  • 其他人讀完你的操作步驟,是否明白如何去操作;

  • 一條用例多個測試點,這可能導致其他人執行你的用例時產生遺漏;

  • 測試點是否有連貫性,是否貼近測試執行時的步驟。

3、是否考慮到測試用例的編寫效率:即復用性要強。例如,可將重復度高的步驟或過程抽取出來定義為一些可復用標准步驟。否則寫用例和執行時閱讀用例都會花費很多時間。

4、是否考慮到了執行效率:用例怎么跟版本迭代結合?(我的期望是可以快速篩選出每次冒煙、系統測試、回歸測試的用例,回歸用例包括bug回歸、功能新增回歸、功能修改回歸、 驗收前整體回歸)。

5、是否覆蓋了所有的軟件需求?測試人員對需求的理解是否透徹?期望結果是否與需求一致?

6、異常測試點:可以從測試思維框架和以前的bug中找找看。

7、其他,比如優先級安排是否合理;二次評審時是否修改/刪除了之前說過的問題。

項 目 組 內 評 審

外部評審涉及協調外部資源,需要注意:

1、確定參會人: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跟產品、開發一起評審,但並非所有情況下都是如此;

2、提前約時間:在外部的人看來,用例評審並不是本職工作,是給測試人員幫忙的,也有的會認為評審需求跟產品評審就好了。加上開發人員一般開發任務都緊張,所以測試人員要提前跟別人約時間。

3、確定評審內容:我一般在外部評審時只討論測試范圍和測試執行時可能有的風險。比如有的測試數據測試人員不能自己做,需要研發配合做程序改動。盡量避免在會議上討論別人一句話或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需求問題(顯得不專業,浪費大家時間。這些內容應該在會前確認)。

4、評審形式:思維導圖形式進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