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乙醇同學拋出了一個話題,如果不做測試了,我們還能做什么?然而,並沒有給出答案…
目前來看,唯一辦法就是保持持續的學習,希望裁員的時候自己能幸免,或者公司倒閉了,自己在市場上能更有競爭優勢。
因有更多機會去面試,所以接觸了更多的測試人員,正因為在這個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我同樣為“如果不做測試了,我還可以做什么”而焦慮。
然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並不長,所以,我們看不到大多數40、50歲的測試人員在做什么?最多也只是80后在前方“探路”。
如果不做測試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現有經驗技能的延伸。
轉做開發
現在越來越多的測試具備了一定的編程能力,自動化多少都會寫一點的。如果,咱我提升一下,還是有機會轉去做開發的。
測試培訓
我同學做了幾年測試之后,轉去一個培訓機構做測試的就業培訓。如果你有幾年測試經驗,並且善於總結和表達,做測試培訓機會還挺大的。
自由測試者
比如眾測平台,可以在上面參與眾測,如果找的bug比較多,質量又比較高的話,應該也有能“糊口”的收入,但這個收入並不穩定。
小創業
比如,我以前的一個同事離職后,接下些外包項目,叫我一起參與測試。不過,這樣的團隊更需要開發能力的直接輸出,似乎不太需要測試的輔助。
再比如,開公眾號,當自由媒體人或大V,粉絲多了,就可以寫軟文,接廣告,前提你筆頭要硬,比如,如何做到高質量的原創,周更,甚至是日更?
再比如,獨立開發着,自學半年iOS開發,上架一款App也是有希望獲得收入的。
我為什么叫“小創業”,因為這我們普通人更能達到的創業項目。如果是牛X的人創業當然是投資幾百萬(起),招募初創團隊,拉投資,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上市了。
寫書
這個就要求你平時有寫作經驗,以及總結的能力。對於做技術且有長期寫博客或技術文章經驗的同學來說,寫書難度不算太大。
當老師
現在中小學也開始學編程了,需要大量這方面教師人才,去考個教師資格證做老師也不錯。最不會失業的就是教師、醫生、公務員,相對來說教師的門檻低一些。
~~~~~~~~~~~~~~~~~~~~~~~~~
那如果我們掌握的所有技能都廢掉了呢?有同學認為不會,我們互聯網行代表了先進的技術。不好說,也許人工智能大爆發之后,根本不需要這么多寫代碼和做測試的了。你可以看一看《未來簡史》,書中說的不是一定是未來,但至少是未來的可能之一。
我們只是抓住了這一波互聯網爆發的紅利,所以,我們才相對來說較高的工資,你可能不愛聽,說我們加班辛苦!996!但其實,你可以看看其他專業畢業的同學,他們大多數並不能在工作幾年就工資翻倍,或翻幾倍!當然,也有普遍比我們更高工資的專業。不過,我仍然因為自己生在80年代,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而感到幸運。
那么,跳出IT行業, 我們能干什么?以下是我給自己的想的退路!
開飯店
趁着這幾年攢點錢,買一個小店面開飯店(因為租的成本高啊,虧太多,或賺太少就很難經營下去了),我大學時在餐廳后廚做過打雜的,自己本身也不討厭做飯。我其實挺羡慕《都挺好》里面的石天冬的。
跑滴滴
這個門檻比較低,有駕照,再貸款買一輛車,哈哈!
進工廠
現在工廠招工都比較難了,所以工資也不算太低。一般位置比較偏,周邊租房相對便宜。進廠當流水線工人也是可以的。不過,長遠來看會不會被機器人替代?
逃離一線
比如回我的省會城市,或所屬城市,或縣城,那里生活成本比較低,比如,我高中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我們縣城開個網吧!哈哈。
種地
我本身是農村戶口,家里還有幾畝田地,現在也比較提倡承包田地,種一些水果或蔬菜來賣,自己的生活成本就極低了,而且自己家房子大,還帶院子。
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你們留言補充自己的計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