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關於壓強的學習和復習,都是中考需要注重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為同學們介紹一下2019年中考壓強復習思維導圖,希望可以用一張圖來解決同學們關於壓強的困惑。
1、壓強復習思維導圖
2、壓強重點知識詳解
1、 壓力的定義:是垂直作用物體表面的力。
2、 壓力的方向:總是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
3、 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於重力。
4、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一般在科學上用壓強來表示。
5、 壓強的定義: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6、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其中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7、 壓強的單位: 帕 (Pa) (1帕=1牛/米2,常用的壓強單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3、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
A、壓力不變時,減小受力面積;
B、受力面積不變時,增大壓力
2、減小壓強的方法:
A、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
B、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少壓力
4、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 液體內部都存在壓強;
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同一深度,各個方向上的壓強大小相等;
4、不同液體深度相同處,密度越大,壓強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