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閑來沒事在某寶上搞了個黑群暉主機就j1900/4G小主機系統是DCM 6.1.7up3 15284版
網上修改的教程很多,走了好多彎路終於搞定我的黑群NAS,現分享給各位道友,有不足的地方請給位指出。
第一部分:開啟ROOT用戶
1.在DMS控制面板>在終端機和SNMP中打開SSH。
2.用任何可以連接ssh的軟件連接nas,如putty等,我用的是Xshell。
3.使用管理員admin登錄,然后輸入”sudo -i或者 sudo su – “回車,獲取root權限,再次輸入管理員密碼就可以用root權限
4.修改root密碼
輸入命令 synouser --setpw root XXXXXXXX 回車
即可完成root用戶的密碼修改,完后直接關閉當前窗口退出。
第二部分:SATA改eSATA,掛載NTFS
修改之前先查看自己NAS系統盤,被識別為sata幾?如下圖nas系統盤被識別為sata5,道友可根據自己nas系統實際情況設置。
網絡上很多二合一的系統鏡像都是改版,默認引導都是sata接口模式,修改掛在參數時請勿將nas系統盤設置成esata模式,否則
重啟nas 系統會提示找不到系統,請重新安裝系統錯誤。
5.從新打開SSH連接,以root用戶登錄
6.輸入vi /etc.defaults/synoinfo.conf回車(注意vi后面有一個空格),打開群暉的配置文件,往下瀏覽大約在最后面,每個版本的位置都會改變,找到這2個參數即可。esataportcfg是eSATA的數量參數, internalportcfg是SATA的數量參數。
我的主板上只有1個ESATA接口默認SATA0,5個SATA3接口SATA(1-5)共6個SATA口
我是想留4個盤位為SATA即SATA(0-3),另外2個盤位改為eSATA即SATA(4-5)
所以根據下表修改
按i鍵進入編輯模式,移動光標到對應位置修改對應參數即可。
默認情況下
esataportcfg=0xf00
internalportcfg=0x0ff
是表示12個SATA口8個開啟了sata即SATA(0-7),4個開啟了esata即 SATA(8-11)。
我修改成 esataportcfg=0xff0 internalportcfg=0x00f
就變成4個sata即SATA(0-3),8個esata即SATA(4-11)。
修改完畢后確認無誤 按ESC鍵 回到瀏覽模式。
輸入 :wq 回車保存(注意”:“冒號是英文的:冒號)
輸入exit回車退出root權限,然后重啟NAS即可。
修改后的信息:
修改后我的盤位0,1,2,3還是sata,盤位5,6改為了esata,裝載和移除按U盤的方式操作即可,拿出來之前先要彈出esata硬盤,然后直接從倉儲抽出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