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學習記錄(一):常用命令


此篇文章為博主在Linux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記錄,記錄在此方便查閱。

常用命令總結

  • ls 顯示目錄內容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 ls 不顯示隱藏的文件和子目錄
    • ls -a 顯示目錄中所有的文件和子目錄(包括隱藏文件)
    • ls -l 顯示目錄中文件和子目錄的詳細信息(包括權限、大小、創建/修改時間等)
    • ls -lh 文件大小以KB/MB為單位
    • ls -l|grep "^-"| wc -l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數量(不包含子目錄中的文件)參考
  • df 查看磁盤空間 (report File system Disk space usage)👉菜鳥教程

    • df -h 查看磁盤信息, -h選項為根據大小適當顯示
  • du 顯示磁盤使用情況(disk usage)

  • mkdir 創建目錄 (make a directory)

    • mkdir -p A/B 新建目錄A和A中的目錄B,無需mkdir兩次
  • touch 用於新建文件(這可能是最基本的用法了)

    • touch xxx.cpp新建一個cpp文件
  • cd 切換目錄 (change working directory)

  • cp 復制 (copy)

  • mv 移動文件/目錄(可用作重命名)

  • rm 刪除 (remove)

  • pwd 打印當前工作目錄(Print Working Directionary)

  • man 顯示命令的詳細使用說明,即使用手冊 (manual)

  • echo TODO

終端(Terminal)中常用快捷鍵(shortcuts)

  • Ctrl+L 清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清屏,和WIndows中cls還是有差異的)
  • Ctrl+U 清除當前命令
  • Ctrl+A 移動到行首
  • Ctrl+E 移動到行尾
  • 復制/粘貼需要按住Shift鍵
    • 復制 Ctrl+Shift+C
    • 粘貼 Ctrl+Shift+V

壓縮/解壓命令

  • zip文件

    • 壓縮 zip -r xxx.zip dir_name 其中-r為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錄一並處理。
    • 解壓 unzip xxx.zip
    • 解壓到指定文件夾 unzip xx.zip -d dir_name
  • tar.gz文件

    • 解壓 tar -zxvf xxx.tar.gz

查找文件

  • 根據文件名查找文件 find -name "xxx.x"
  • 根據關鍵詞查找文件內容 grep "關鍵詞" -r 搜索目錄 其中-r--recursive的意思(即遞歸查詢、搜索)

操作系統版本相關

  • uname -acat /proc/version
  • 波浪線~$HOME均為當前用戶的主目錄路徑

系統軟件更新相關

  •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查找更新
  • sudo apt-get upgrade 一鍵更新可以更新的軟件
    其中apt為Advanced Package Tools的縮寫,參考apt-get的update和upgrade的區別

CPU相關

  •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詳細信息

NVIDIA GPU相關

  • lspci | grep -i nvidia Linux查看GPU型號
  • nvidia-smi 查看GPU顯存占用情況
  • nvidia-smi -l 2 按指定時間間隔(2s)查看GPU顯存占用情況

線程相關

  • ps aux | grep PID 查看線程號為PID的線程
  • ps -eo pid,lstart,etime,cmd | grep PID 查看線程號為PID的線程的開始時間&持續時間
    注意:逗號之間不要有空格! etime 我認為是elapsed time的縮寫
  • kill -9 PID 殺死線程號為PID的線程
    其中PID為線程號

Misc

  • nohup 不掛斷地運行命令,nohup命令用於解決終端意外關閉的問題
    nohup為no hangup的縮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