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A/CD協議


協議要點:

1.多點接入

許多計算機已多點接入的方式連接在一條線上。即總線型網絡。

協議的實質是 載波監聽 和 碰撞檢測

2.載波監聽 3.碰撞檢測

其實總線中不存在什么載波 只是借用一下“載波”這個名詞而已,載波監聽就是信道的檢測看信道是否空閑

無論是發送前還是發送中,每個站都在不停的檢測,其中為什么在發送中還要檢測呢?

是為了及時發現有沒有其他站的發送和本站發送產生碰撞,這稱為碰撞檢測,即“邊發送邊監聽”

碰撞檢測也稱沖突檢測,若信號碰撞,則總線上傳輸的信號會發生嚴重的失真,且無法恢復出有用的信息,需要

立即停止發送,免得造成網絡資源浪費,等待一段時間重新發送。

 

這里其實有一個疑問 我不是監聽了信道嗎 沒有空閑我才發的呀 怎么會產生碰撞?

同時發送信號(即同時監測到信道空閑) 或 電磁波的傳播時延過長時會發生碰撞

(因為網卡只有在接收到電壓幅度不正常的信號以后才能判斷是否產生了沖突,

所以它在接收到信號之前會認為信道是空閑的。但是信號傳播會有延遲,延遲過長就容易發生碰撞)

把總線上端到端傳播延時記為a最遲在2a時發現信號發生了 碰撞

 

 

 

顯然 使用該協議 一個站不可能同時進行發送和接受(是因為會發生碰撞?) 但必須邊發送 邊監聽信道 使用該協議的以太網只能進行半雙工通信

區別:

全雙工(Full Duplex) 是指在發送數據的同時也能夠接收數據,兩者同步進行,這好像我們平時打電話一樣,說話的同時也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目前的網卡一般都支持全雙工。
半雙工(Half Duplex),所謂半雙工就是指一個時間段內只有一個動作發生,舉個簡單例子,一條窄窄的馬路,同時只能有一輛車通過,當目前有兩輛車對開,這種情況下就只能一輛先過,等到頭兒后另一輛再開,這個例子就形象的說明了半雙工的原理 。早期的對講機、以及早期 集線器等設備都是基於半雙工的產品。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半雙工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1、半雙工傳輸模式采用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傳統的共享型LAN以半雙工模式運行,線路上容易發生傳輸沖突。與集線器相連的節點(即多個節點共享一條到 交換機端口的連接)必須以半雙工模式運行。 因為這種節點必須能夠沖突檢測。類似於單車道 橋梁
2、全雙工傳輸模式可以用於點到點以太網連接和快速以太網連接,同時不會發生沖突,因為他們使用雙絞線中兩條不同線路。類似於雙車道橋梁。
3、一般在網卡的高級屬性里可以修改網卡的雙工類型,默認是自動協商。交換機上有Duplex燈,如果亮表示工作在全雙工方式。目前絕大多數的交換機均能自動識別與支持雙工方式,無需手工設置。
來自百度百科
 
總結為先聽后發,邊發邊聽,沖突停發,隨機延遲后重發
重傳算法(待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