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的創建、體系結構的創建、模型反向工程都已經完成了,下面就是創建以及執行接口來完成工作了。
瀏覽前兩節請點擊:
【ODI】| 數據ETL:從零開始使用Oracle ODI完成數據集成(一)
【ODI】| 數據ETL:從零開始使用Oracle ODI完成數據集成(二)
8. 創建項目及接口
項目包含了開發人員所開發的所有對象,項目包含的元素有接口、過程、包、變量、用戶定義函數等。項目創建完畢后,即可在項目下創建接口來實現數據集成。
【設計器】>>【項目】>>【新建項目】
為項目自定義一個名稱,保存即可。
項目創建完成后,就要導入知識模塊,首先點擊項目名稱【J_XM_ATOB】前面的加號,展開項目,右鍵點擊【知識模塊】>>【導入知識模塊】,如下圖。
也可以逐個選擇需要的知識模塊,為簡單、安全起見,來點粗暴的,直接全部導入,全選后確定。不過全部導入比較耗時和占空間。導入完成后會彈出一個導入報告對話框,直接關閉之即可。
OK!項目創建完畢,下面即可在已創建的項目中創建接口,實現源系統表數據的抽取,並推送至目標系統表。
【設計器】>>【項目】>>【J_XM_ATOB】>>【第一個文件夾】>>右鍵【接口】>>【新建接口】
第一步【概覽】標簽,自定義接口的名稱。
第二步【映射】標簽,用鼠標分別選中模型區的源系統表【T_USER】和目標系統表【T_EMP】,分別拖至相應的區域。這時,系統會彈出【是否執行自動映射】對話框,點【是】即可。
第三步【快速編輯】標簽,展開【映射】欄,鼠標點擊【映射表達式】下的編輯框,會出現【啟動表達式編輯器】按鈕,點擊進入。
在【表達式編輯器】左側源表中拖選與目標表對應的列。確定即可。
按上面的方法,將所有目標列與源列之間的映射表達式編輯完成。如下圖。
第四步【流】標簽,點擊源表縮略圖,配置【LKM選擇器】,一般情況下,都可選擇【LKM SQL to SQL】,LKM 負責將數據從源表裝載至臨時區域。
第五步【流】標簽,點擊臨時區域縮略圖,配置【IKM選擇器】, IKM 負責將數據從臨時區域裝載至目標表。此處為【IKM Oracle Incremental Update】。
附:【IKM選擇器】的選擇也可參考以下信息:
Oracle—Oracle可以采用IKM Oracle Incremental Update或者IKM SQL Incremental Update
Mysql—Oracle可以采用IKM SQL Incremental Update或者IKM SQL to SQL Incremental Update
Sqlserver—Oracle可以采用IKM Oracle Incremental Update或者IKM SQL Incremental Update
9. 執行接口
至此,已經基本完成了一個簡單的數據集成任務了,可以讓ODI執行接口,完成工作了。
【設計器】>>【項目】>>【J_XM_ATOB】>>【第一個文件夾】>>【接口】>>【A.USER_B.EMP】,選中接口名稱,直接點擊工具欄上的執行按鈕即可。
我們沒有使用代理,這里直接【確定】即可。
OK!執行完成,可以打開會話,查看執行過程,如果接口執行出錯,也可在這里看到出現錯誤的步驟,查找錯誤原因。
OK!沒問題,接口成功執行后,即可在ODI中查看數據,
【設計器】>>【模型】>>【J_MX_TAG】>>右鍵【T_EMP】>>【查看數據】
也可以查看一下系統數據庫原始數據,可以看A 系統T_USER表中的數據已經同步到B系統T_EMP表中。
源系統A數據庫中的表T_USER
目標系統B數據庫中的表T_EMP
---------- END----------
歡關注微信公眾號,共同學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