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制作的入門知識


做視頻是一個非常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拍攝很麻煩,此外剪輯不僅要熟悉工具,還要熟悉電影語言和鏡頭語法。 本文就根據《剪輯的語法》和網絡資源對視頻剪輯進行一個簡單的敘述筆記,同時給出通常一個視頻的制作流程。

一、剪輯基礎

1、剪輯轉換
  • 疊化
  • 划變
  • 淡入淡出
2、前期准備
  • 素材的整理:做好標識、分組或歸類
  • 素材的回看的篩選:只留下最適合的素材
  • 順片:所有鏡頭按故事邏輯進行順序組合,搭建故事框架
  • 粗剪:素材銜接流暢,刪除冗余,實現完整個故事結構
  • 精剪:節奏緊湊,音樂、字母、調色、聲畫匹配
  • 輸出:根據需求導出不同視頻版本

二、認識鏡頭

1、基本鏡頭類型
超特寫

定義:取人物或對象的某一特征,進行放大細節 表達:突出細節部分 使用:在使用之前或之后,必須給一個廣角的人物,建立情景 應用類型:紀錄片,如醫療、科學研究等

大特寫

定義:人物面部盡可能占據畫面,面部表情清晰可見 表達:人物心情與感受 使用:拍人物廣泛

特寫

定義:也叫頭部鏡頭,可以理解為我們平時去拍證件照 表達:顯示人物眼、口、面部肌肉間感情的微妙變化 使用:故事型常用

中特寫

定義:取人物胸部以上畫面 表達:突出人物 使用:對話場景

中景

定義:畫面卡在腰部以下,手腕以上 表達:突出人物和地點或時間 使用:注意人物移動,防止出畫面

中遠景

定義:環境比人物占據更多畫面,卡在膝蓋附近 表達:人物體型、服裝、性別和面部表情 使用:顯示人物更多信息時常用

遠景/廣角鏡頭

定義:“全身鏡頭” 表達:展現是時間地點和人物,但是信息不足 使用:不適合定場鏡頭

大遠景

定義:如圖 表達:展現時間地點和少許人物信息 使用:室外或室內拍攝

超大遠景

定義:如圖 表達:大視野,充分展現環境與時間 使用:通常外景拍攝,作為電影開端或一場戲的定場鏡頭 場景:荒野中孤獨的人,行進的軍隊

2、鏡頭拍攝四要素
變焦鏡頭

通過伸縮鏡頭實現攝影機鏡頭的移動

攝像機移動

推拉搖移跟

支架/三角架

滑軌、搖臂、鋼纜、斯坦尼康、無人機、穩定雲台

拍攝對象

靜物或運動

3、鏡頭類別
簡單鏡頭
  • 鏡頭不動
  • 攝影機不動
  • 座架不動
  • 簡單的拍攝對象移動

作用:組成大量的敘述對話,推動情節發展

復雜鏡頭

簡單鏡頭不同,則復雜鏡頭就是動,多個聯動

  • 推拉:可以是鏡頭變焦,也可以是相機移動
  • 搖:上下左右
  • 移:上下左右
  • 跟:前后左右

復雜鏡頭應該起始於靜止的畫面,移動后結束於靜止的畫面,而且之間需要保證流暢平穩的運動

4、注意事項
焦點

畫面對焦准確,畫面失焦帶來的模糊畫面難以接受,影響視頻質量,這一點前期拍攝需要嚴格注意

音質

最好選取專業的錄音設備進行錄取,環境音和對話音均需采集,環境較差應采取配音形式

曝光與色溫

雖然后期均可以調節,但是前期的素材拍攝最好准確,以提高效率和基於視頻更大的后期調整空間

畫面與構圖

這個就是需要一定的美學素養了,構圖方法可以參考攝影構圖方法

銀幕方向

拍攝對象從上一個鏡頭出進入下一個鏡頭畫面,銀幕方向保持一致。如左側出,右側近。

180度規則和30度規則

主要用於兩個人物對話,過肩鏡頭的

匹配角度

對話中拍攝人物的角度、在畫面的大小和面部焦點應一致,匹配實現畫面流暢。

匹配視線

假想線,連接人物眼睛與吸引人物注意力的任何物體。

動作連貫

人物動作與統一場景以另一角度完成的相同動作近似於匹配。

對話連貫

盡量挑出最好的,若無法匹配可單獨配音

三、剪輯的時機與原因

剪輯師需要創造性地重組影像和聲音,向觀眾傳達信息、吸引觀眾興趣和啟迪觀眾。平時應該多看看別人的作品,分析並吸取經驗。

好剪輯的六要素
信息

新的鏡頭應該給予觀眾新信息,可以是視覺也可以是聽覺的。 需要思考被剪切的鏡頭是否還有新信息?這個鏡頭為什么被剪切?還有沒有好的選擇? 再美的鏡頭如果不能推動情節,也應該被剔除。

動機

剪輯的邏輯是切出之前的特寫,並迅速切入角色感興趣的客體。 動作:來自演員眼部的動作 聲音:靠近轉場地方精確處理畫面與聲道,根據上一個畫面中對象發出的聲音切換 聲音轉場:先聞其聲再見其人,將下一個鏡頭的聲音加入上一個鏡頭中

鏡頭構圖

挑出構圖合理和鏡頭逐步切入,常用的就是對話場景 有趣的構圖引導觀眾視線

攝影機角度

相同角度的兩個鏡頭一起剪輯容易出現跳切,最好采取多角度和取景進行剪輯。

連貫

連貫要求轉場平穩流暢、無縫銜接。

內容連貫:可以通過切出分散注意力填補時間空白的短小鏡頭,以調整事物的連貫性邏輯。

動作連貫:如果需要改變銀幕方向,需要加入一個邏輯鏡頭再繼續之前未完成的動作。

位置連貫:人物位置連貫的多個鏡頭進行組合,上一個鏡頭在左側,則下個鏡頭也在左側。

聲音連貫:場景動作同一時間和地點發生,聲音從一個鏡頭延續到下一個鏡頭;語音和物體聲音級別應該保持一致,人物與攝影機距離和視角的變化,應該適當調整聲音大小變化。背景聲音級(環境聲音或氛圍聲音或自然聲),也可以促進音頻剪切。

聲音
  • 聲音和畫面同時

該方式也叫對接剪切或直切,聲音和畫面同時開始同時結束,是最常用的方式。

  • 聲音在前,畫面在后

也叫拆分剪輯,聲音作為聲橋,用於轉場需要

  • 畫面在前,聲音在后

拆分剪輯,上一個鏡頭的聲音在下個鏡頭延續並凸顯出一定的影響力

四、轉場和剪輯的分類

1、切

非常常用的一種,瞬間從一個鏡頭變化到下一個鏡頭。該方式理解為一種視覺存在,似乎是透明的,很自然。

使用場合

  • 動作連貫
  • 需要一個“沖擊”變化
  • 信息或地點的變化

注意事項

  • 下一個鏡頭要有新信息
  • 為什么要切
  • 鏡頭構圖要有變化
  • 角度變化
  • 連續的移動或動作最大限度匹配
  • 某種聲音連貫或聲音推進(重音、鼓點)
2、疊化

疊化有意聚焦視線,上一個鏡頭結束畫面漸變為下一個鏡頭開始畫面

一個閃回的故事就可以使用疊化,實現濃縮事件的蒙太奇效果

疊化配合慢動作畫面,可實現延緩時間的流逝。適合浪漫的、悲傷的或感人的鏡頭。

疊化主要是對時間的一個控制。

使用場合

  • 時間地點變化
  • 時間延緩或者加速
  • 故事中情感渲染
  • 切出和切入畫面之間有着很強的視覺聯系

注意事項

  • 下一個鏡頭要有新信息
  • 適合形狀和構圖相似,但是主體不同畫面
  • 壓縮同一角度、較長的連續事件
  • 疊化在屏幕停留的時間
3、划變

同時出現兩個鏡頭,鏡頭之間無疊印。通常方式是新鏡頭通過水平、對角線等移動划過屏幕,進入下一個鏡頭。

使用場合

  • 時間地點變化
  • 時間延緩或者加速
  • 切出和切入畫面之間無太大視覺聯系
  • 項目在轉場處需要更多畫面處理

注意事項

  • 當你想轉移時間、地點或話題時
  • 切出畫面的物體看起來是被推拉或在一定程度划過銀幕,人物手划過銀幕等方式,具有很好的互動性。
  • 聲音可以引入一個聲效,配合划過
4、淡入淡出

視頻通常以淡入淡出開始或結束。可自由進入夢境般的視頻世界。

使用場合 (1)淡入

  • 節目開頭
  • 章、場景、片段或幕的開頭
  • 時間變化處
  • 地點變化處

(2)淡出

  • 節目結尾
  • 章、場景、片段或幕的結尾
  • 時間變化處
  • 地點變化處

注意事項

  • 淡入淡出時,音量也可以隨着變化
  • 把握好淡入淡出的時間
5、剪輯的五種主要類型
連續性動作剪輯

下一個鏡頭繼續上一個鏡頭的動作,但是鏡頭角度有區別,時間連續,動作連貫。該類型特別常用。

畫面位置剪輯

兩個鏡頭中的主題或客體做了特別安排,觀眾圍繞畫面上下左右移動。 最基本的就是兩個人對話場景。

勻稱剪輯

從一個具有明顯形狀、顏色、大小或聲音的鏡頭切入另一個具有匹配形狀、顏色、大小或聲音的鏡頭。充分利用畫面的相似性,結合疊化進行剪輯。 舉例1:飛機輪子—汽車輪子—自行車輪子 舉例2:香煙—墓碑

概念剪輯

比較像作文中的比喻,通過其他看似不相關的場景去接上一個場景,單獨暗示或隱喻。

綜合剪輯

一次轉場可能包含上述多個剪輯類型。相對復雜,通產是提前做好分鏡頭腳本規划,使得故事更加圓潤。

五、剪輯師的基本練習

1、聲音和視覺是搭檔

眼睛把事物真實化,聲音自己激發想象力。多重感官體驗,視頻更具感染力。這也是音樂的重要性了。

2、新鏡頭新信息

這個要求已經多次提及,足見其重要程度。人們是獲取信息的,新東西才有吸引力。

3、每一次剪輯都需理由

盡量不對獨立完整的鏡頭進行剪切,重要的尋找合適的切入切出的時機。 鏡頭的時長合適,眼睛有足夠的時間解讀和吸收視覺信息。

4、觀察動作線

保證所有鏡頭處於動作線的正確一側,和已確定的銀幕方向一致。

5、選擇合適的剪輯形式

不合理的切幾乎也不能使用疊化,只能考慮划變。

6、好剪輯不容易被注意

不好的剪輯總覺得不對勁,怪怪的,業余的人也能發現;好剪輯是隱形,非常流暢以致於多數人都看不出剪輯的痕跡。

7、剪輯即創作

熟練規則和大量練習后,就可以考慮超越語法自我創新,打造自己的剪輯風格。

六、實踐准則

一些准則不需要都記住,但是應該熟悉,剪輯時會下意識的注意。

  • 天頭留白准則

避免不正確構圖的留白鏡頭切換到下一個正確的留白鏡頭,反之亦然

  • 虛假物體距離

避免鏡頭中虛假物體距離人物頭部過近

  • 避免邊緣切掉人臉或身體
  • 剪輯對話一般保留停頓,剔除口頭禪
  • 反應鏡頭出現在話語中間更自然
  • 剪輯單個人物特寫鏡頭,臉部越大越好
  • 剪輯起身時,人物眼睛長時間保留在畫面
  • 動作特寫剪輯選擇動作較慢的特寫鏡頭
  • 推拉鏡頭優於變焦鏡頭
  • 應從靜止畫面開始推拉搖移
  • 剪輯電話會話場景,應多多角度拍攝人物頭部
  • 注意畫面中的興趣點位置
  • 一系列特寫后,應盡快給一個遠景
  • 對新出場的人物或對象應及時給個特寫
  • 注意切換到遠景再淡出
  • 節目開始,聲音軌道先於視覺軌道
  • 只要人物的“視線”停留在興趣物上,就立即切出
  • 充分利用片段中的自然划變作為轉場,現在常用的就是遮罩轉場
  • 利用鏡頭的快速上下左右搖動進行轉場,兩個鏡頭連接方向一致
  • 被攝對象離開畫面后盡量不要出現空鏡頭

七、額外工作

除剪輯工作以外,還可能需要拍攝、繪圖、動畫效果、音樂選擇、音頻處理等工作。 無論如何剪輯是工作的重點。

1、剪輯術語

平行剪輯

采用特殊結構將兩條或多條故事線交叉剪切,多條故事線同時發生,相互影響。

蒙太奇剪輯

將兩個無關的畫面剪輯在一起可以讓觀眾產生一種新的思維或想法。

多機位剪輯

常用於電視節目,多個攝像機同時以不同角度,不同景別拍攝,任意處剪切都能找到另一機位角度的匹配畫面。

同期聲和計算時間

簡而言之就是實現聲畫同步。

2、進入剪輯的世界

工具與技巧

常用的剪輯軟件太多了,PC端的PR、 Final Cut、edius、會聲會影、萬興神剪手等; 和手機端的VUE、Videoleap、萬興神剪手、巧影等

具體軟件學習均有教程,學習基礎后就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鞏固,熟悉后就開始自己的創意剪輯吧。

工作流程

  • 主題確定

確定拍攝主題:靈感、別人的提問、別人的視頻 備忘錄做一個主題庫 選擇主題后,進行頭腦風暴,把與主題相關的內容全部列舉出來 根據掌握的信息進行整理,理順一下,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搭建整體框架 根據框架完成主題稿子,類似劇本

  • 拍攝計划,分鏡與文案

拍攝清單,詳細內容的列表 鏡號、時間地點、景別、描述、人物、鏡頭運動、器材道具、備注

  • 素材拍攝

按計划拍攝,嚴格保證視頻質量,方便后期剪輯

  • 文件整理

對冗長的素材進行裁剪,再對重要視頻進行命名或標識,根據時間、地點、設備型號或景別進行文件分類

  • 創建剪輯模板:包括片頭、片尾、音頻處理

如果經常制作視頻,自己的片頭片尾等肯定是一致的,這些最好制作一個自定義模板,以后直接套用,節約時間。

  • 視頻剪輯

這里就根據劇本或分鏡開始剪輯,前文已經詳細闡述了。

  • 動畫添加

為了更好的表達視頻內容,常常會加入一些MG動畫,這個可以在AE等軟件內完成,再導入PR中剪輯。

  • 添加音樂

平時自己應多聽音樂或尋找相應的音樂庫,建立自己的背景音樂庫和各種音效庫,並進行分類管理。

  • 人聲壓縮和EQ處理,滿意為止

這一步可以采用AU進行處理,為了使得人聲更加清晰,並去除雜音干擾。

  • 調色流程

每個人的調色流程不一樣,調色的喜好不一樣,但是常用的luts預設是必須的。

  • 加上LOGO和字幕

加上logo,打造自己的品牌,此外給聲音加上字幕進行匹配。

  • 多次審核

剪輯完成,自己需要多次瀏覽檢查;此外也可以請別人幫着檢查,提提意見。

  • 視頻輸出

確保視頻無誤,便輸出需要視頻格式版本。

  • 取視頻靜幀制作封面圖

突出該視頻的特點,有吸引力一些,就像做海報一樣,宣傳這個視頻,可采用PS完成。

  • 視頻發布

上傳自己想要發布的平台,進行發布,但是最好遵守各平台的視頻要求。

八、總結與展望

其實自己接觸視頻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可是斷斷續續的,一直沒有什么提升,所以自己也想着系統的學習一下,基本剪輯軟件技能是會的,但是剪輯的核心知識還是比較缺乏,無法真正剪輯好一段故事。根據《剪輯的語法》的內容講解,做了一個精簡歸納,剪輯需要吸引觀眾,不要為了剪輯而剪輯,每一步都是有理由的,后續實踐中自己多注意吧。 此外,就B站影視颶風和二麥科技的工作流程,做了一個簡單的歸納,吸取別人的經驗,也可以在自己以后視頻制作工作流程中靈活應用。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隊,流程化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是值得大家借鑒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