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面試話題1:敏捷開發與測試


以下是我個人總結的一些經驗:

傳統開發模式:V模式,瀑布模式,傳統開發模式往往循規蹈矩,從需求,概要設計,詳細設計,開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上線發布,整個周期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由於周期長,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會存在需求變化,傳統模式不適應需求的變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前出現了敏捷模式。

敏捷分為敏捷開發和敏捷測試,特點和特征是:

1. 測試驅動開發和行為驅動測試

測試驅動開發是指開發先寫單元測試,再寫開發的代碼,當單元測試跑通的時候,代碼開發就完成了

行為驅動測試是通過直接寫user story,例如Cucumber框架,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在excel里為每個測試用例寫好場景對應的步驟,每個步驟又對應有關鍵字(動作函數), 之后只要對userstory/測試場景 進行補充,就可以擴展一個又一個的測試用例。當然剛開始的函數都需要一個一個去編寫實現。

2. 小步快跑,擁抱變化

敏捷思想會把一個產品分成多個階段,每個階段大約2~4周, 在這個2~4周里設定的需求是明確的,不接受過大的變化,這樣能保證明確的需求的實現和產品的進度, 對下一個周期需求,咱們擁抱變化。

3. 不過多強求文檔話,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不過多強求文檔話,不是說拒絕文檔,有文檔是最好的,但是因為時間原因,不寫文檔時允許的。

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開發測試人員在一個小的空間里(圓桌,沒有擋板的辦公環境),有問題可進行當面溝通。

4. 站會(用小黃貼,展示進度)

每日站會,開發和測試回報進度,把遇到的困難說出來討論。每個人對項目整理進度也方便了解

5. 結對編程

同一段代碼由2個人寫,一個人寫代碼,一個人review,或者交換。這個方式是google在用的一種方式

6. 持續集成

強調快速構建,快速測試,可以通過持續集成工具jenkins,好處是: 快速發現問題,快速定位問題,節約排查時間成本等。

7. 自動化測試

大多數是單元測試

8. 重構

因為敏捷開發時,注重的速度,很多代碼寫的不夠好,之后可能需要重寫代碼,這時,單元測試就特別重要。 單元測試能檢驗代碼重寫是否正常。

 

作者: 梅梅~

出處: https://www.cnblogs.com/keeptesting

關於作者:專注軟件測試,測試運維相關工作,請多多賜教!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 原文鏈接 歡迎溝通交流加微信聯系。 微信:yangguangkg20140901 暗號:博客園.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