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入行 ISP 了吧


好久沒寫字了。
實習快一年,現在畢業了,不再做高光譜圖像,半跨界做 ISP 算法去了。
ISP 算法從前端CMOS拿到 RAW 數據,經過 pipeline 的處理之后,交給后端圖像識別算法或人眼查看,以實現好的識別效果或好的主觀體驗。
ISP 算法上要適配各種 sensor ,下要支持深度學習識別算法,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ISP 在具體的處理中,包括圖像細節的處理(NR、demosaic)、圖像色彩的處理(WB,CC)和 壓 bit 處理(Gamma、HDR、Local Tone Mapping)等。

深度學習胡搞了兩年多,ISP 算法研究了半年多,深覺算法之浩渺。

最近幾個人一起,終於走完了一套 ISP pipeline,寫了兩三個工具,支持了兩個 sensor,克服了不少困難,效果還不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