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The other day, I arrived at the SAP LABS CHINA for interview with my pleasure. That gave me a chance to know the concept of cloud computing. We have a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a few minutes , it's stimulating. And I get a point of view That English is a good thing. Many thanks to interviewer.
呃~ 算了,我這蹩腳的英文水平讓我實在是扯不下去了,前戲大概就這些,步入正題吧!
概念
根據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的權威定義,雲計算的服務模式有SPI(SaaS、PaaS、IaaS)三大類。雲計算分三層,基礎設施在最下端,平台在中間,軟件在頂端。
IaaS
#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第一層是IaaS;
把主機集中管理,以市場機制通過虛擬化層對外提供服務,用按使用量收費的盈利模式,形成了雲計算的基礎層。
正常情況下公司的網站需要運行一些企業應用,需要買服務器或別的硬件來控制本地應用,確保業務的正常運行。而當有了IaaS,公司可以作為客戶的角色通過租用的手段將硬件外包到IaaS公司,IaaS公司會提供場外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硬件,節省了維護成本和辦公場地。
特點:
1、支持動態遷移;
2、提高資源利用率;
3、部署靈活等。
PaaS
#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
第二層是PaaS;
有時候也稱作中間件,平台即服務是指把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序運行平台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客戶。在這種服務模式中,客戶不需要購買底層硬件和平台軟件,只需要利用PaaS平台,就能夠創建、測試和部署應用程序。
具有標准化、獨立化、通用化的特性。
特點:
1、提供服務平台的編程接口,開發人員需要根據服務平台的服務接口進行應用程序開發;
2、提供應用程序的托管平台,針對這個平台開發的應用程序一般只部署在這個平台上。
SaaS
# 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
第三層是SaaS;
大多是通過網頁瀏覽器來接入,任何一個遠程服務器上的應用都可通過網絡來運行。概念定義:把軟件部署為托管服務,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可以通過網絡訪問所需要的服務,客戶按量付費。
特點:
1、多主租用;
2、用戶按量付費,降低了入門門檻,可吸引大量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參與雲計算服務。
圖解
下圖為雲計算服務的三種模式:
理解
俗話說:好玩不過嫂子,好吃不過餃子~~哈哈,幸好我只是個吃貨,為了更透徹的理解雲計算中三大概念(SaaS、PaaS、Iaas),這里就拿吃餃子來做比喻吧!
作為一個“吃貨”是怎樣吃到餃子的呢?為了匹配不同應用場景,大致的分為以下幾種方式,如下:
# 在家里自己做
買原材料(面粉、調料、鍋等),擀面皮,包餃子,煮(蒸、煎)餃子等一系列的操作全都自己完成。
此方式就雷同於公司要在網站上部署企業應用,從服務器等硬件資源到應用的正常運行等從無到有的一系列操作都由公司自身完成。
# 朋友家里吃
有天突然想吃餃子了,然后打個電話給基友告訴了他,他回答到:想吃餃子?行啊,我家里鍋碗瓢盆都有,你自己來吧,這些東西你隨便用,其它的自己解決吧~~嗚嗚,估計是和這個基友的基情不太深~~
此場景就雷同於雲廠商對客戶提供IaaS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
# 對象家里吃
假如說談了對象,然后對方對你有興趣,為了深入溝通,就買了面粉、調料和各種餡料,包好了各種口味的餃子,邀請你去家里吃餃子。這種情況就是你完全不需要考慮包餃子,只需要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不同口味的餃子。當然,在其設施允許的情況下,至於用什么方式做(煮、蒸、煎)也取決於自己。
此場景就雷同於雲廠商對客戶提供PaaS服務(平台即服務)。兩事件的區別在於餃子事件中涉及的是情感交互,而雲服務這塊就有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關系^_^。
# 去店里吃餃子
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准備,帶好錢包到店里,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餃子下單。
此場景可類比於雲廠商對客戶提供SaaS服務(軟件即服務),作為消費者完全不需要考慮餃子的原材料的采購,餃子的做法等,只用按需付費,即可吃到餃子。
總得來說這些是通過筆者查閱資料后對雲計算概念的初識,然后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的總結,若有欠妥和不當之處,煩請閱者不吝賜教,謝謝!!!